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讨

摘要 【摘要】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变,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初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应用方式和表现形式,并指导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更多信息与知识,发展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视角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
DOI
作者李玉琴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3年3月第6期
出版日期2023-08-07(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讨

李玉琴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六库中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变,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初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应用方式和表现形式,并指导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更多信息与知识,发展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视角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讨

引言

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探究活动。而该种模式在诸多教学科目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为新课标背景下教育事业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每一种课堂教学方式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淬炼与实践,教师才能充分掌握其中的精髓与重点。合作学习模式也有很多特点和规则需要教师加以深入实践,方能更好地掌握运用的技巧,在教学工作中大放异彩,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做足贡献。尤其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合理引入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也能进一步提升信息科技的应用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越发突显,再加上教育改革新教学理念的提出,部分信息技术教师确实开始在教学模式上作出了改变。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始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但是由于受教师自身专业教学水平有待提升以及计算机设备配置较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进度受到了影响,严重影响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基于此,教师想要提高初中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在采用教学策略时,一定要注重教学策略的多样性、趣味性和开放性,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又可以打破传授学生教材内容的限制,学生可以接触更为丰富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自然更利于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的教学魅力。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学生自主性较差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的趣味性高于学习所获得的成就,学生学习新事物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获取新知识,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为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新知识具有一定的探索欲,因此初中阶段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偏向于兴趣导向型学习模式。而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比较依赖学生的自主性,信息化教学模式将部分的合作学习任务转移到了线上,缺乏教师的有效监督。在此背景下,学生难以凭借其自身的约束力和学习自主性来完成相应的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任务。

   (二)受重视程度低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依旧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并没有把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被纳入中考范围,因此,很多家长、学生甚至是教师,都将信息技术学科归类为副科,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课时也非常少,从而导致学生忽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同时,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很少开展相对应的实践操作课程。

)课堂教学方法传统且单一

虽然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学习了新的教学理念,但是教师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依然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且从其教学的内容来看,重视理论讲解,轻视实践教学的现象非常严重。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都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即使现在教学对多媒体的应用比较多,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时,也只是将书本中的内容转移到多媒体上,在教学方式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是以教师讲解为主。

三、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策略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有一定的主动性,教师要在这方面加强引导,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同时,合作的形式也应多样化。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让学生当小老师向其他同学提问问题,然后大家互相讨论、合作学习。学生在思考后,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相互争论。最后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来确定正确答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讨论问题。对于一些问题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

)重视教学语言,引导小组合作探究

在信息科技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尤其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以积极正向的教学态度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积极踊跃地配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信息科技应用水平。而且,对初中生而言,教师尤其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适当加以言语上的鼓励和促进,尊重学生并认可学生的努力与付出。同时,要对每个学生的发展特性加以熟知和掌握,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教学辅导,给予教学帮助。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程度以及信赖程度不可小觑,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

)小组合作探究实践

根据学生已经确定的探索目的,老师可以把所设计的作业以口头或文字的方式安排到各个团队中,并对有关的需求和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说明。此阶段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各个团队能够清楚地了解各项工作的基本需求,并协助领导团队内部的工作。老师为同学们提供相关的问题解答和资源,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有些是老师的讲解,有些是学生自己的探索,再是向学生报告问题的方法,展示学生的创意与体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不断完善总结。

结束语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到课堂话题的探究和信息技术问题的解决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增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构建合适的学习合作小组,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来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成果,优化课堂评价的方式,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贾建平.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20):93-95.

2]林燕丽.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2,24(1):107-108.

[3]陈燃.“双减”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教育界,2022(17):26-28.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