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陈露露
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三道坝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针对如何开展幼儿园教学工作进行了分析。在此期间,游戏化课程凭借良好的应用效果受到了幼儿教师的密切关注。实践表明,游戏化课程可以充分促进教学工作内容的拓展,从而帮助幼儿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独立探索,其对于幼儿思维能力的优化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学前教育活动需要以幼儿为主体,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与身心发展特征,创新设计教育方案,建立完整的学前教育体系。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
引言:
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以游戏活动为中心,是幼儿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培养综合素质的关键路径。当前,课程游戏化逐渐成为我国幼儿教育的重心。幼儿教师应坚持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与身心发展特征为基础,创建以幼儿为主体的课程游戏活动,发展高质量的幼儿教育[1]。
一、游戏化课程对于幼儿园教学的价值
(一)丰富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
游戏化课程是近年来教育行业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总的来看,其主张与游戏作为核心对于相关教学活动进行组织与设计,从而引导幼儿在完成游戏的同时实现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开展,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优化与合理丰富[2]。
(二)激发了幼儿群体的参与兴趣
在教学工作开展期间,大量研究资料指出,通过有效做好对于游戏化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幼儿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帮助幼儿结合大量的游戏活动实现对于教学活动的合理参与。在这一问题上,研究人员表示,游戏化课程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生动活泼,从而帮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感悟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其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群体对于教学工作的参与兴趣。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一)培养游戏精神,创设游戏氛围
在游戏中实现教学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让幼儿初步养成健康体魄、拥有健全人格是课程设计的更高标准,所以培养幼儿的游戏精神必不可少。游戏精神拥有丰富内涵。首先,是指尊重游戏,不仅指尊重游戏本身,还包括游戏中的其他参与者。其次,是指信守承诺,在游戏过程中遵守规则,在游戏结束后认可结果。幼儿对游戏的认识还不全面,所以更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和耐心引导。同时,需要教师尽可能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多变、有趣且温馨的游戏氛围,一是符合幼儿天性,二是更易代入角色。游戏氛围不仅包括硬件设施,还包括参与游戏中的各个角色。例如很多幼儿游戏涉及分组和竞争元素,或者游戏以比赛的方式进行,教师就需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游戏精神。
如在游戏“抱团”中,幼儿首先聚集在一处平坦安全的空地上,根据教师发出的数字指令找到伙伴,并相互抱住组成对应数字人数的小团体,在规定时间内没有组团的或者人数错误的小组被判定为游戏失败。首先,教师要引导幼儿理解、尊重规则,坦然面对输赢的结果,也可以多次开展游戏,给游戏失败的小朋友提供再次上场的机会,一是抚慰幼儿心灵,二是引导幼儿以正确态度面对游戏的输赢[3]。在涉及分组竞争的游戏中,更需要教师主导分组过程,并且根据平时上课观察和对孩子们的了解合理搭配分组,不断尝试新的分组,构建一个良好的游戏氛围,也有利于幼儿认识新的小伙伴。不难发现,这一时期正是幼儿展现学习天赋、好奇心强、自控能力较差的时期,也是幼儿了解和认识所处世界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建立规则意识等对幼儿而言非常重要,需要教师更加耐心地培养幼儿的游戏精神。为了游戏能够顺利进行并且达到预期效果,游戏前的环境准备和游戏中的适当引导也必不可少。
(二)丰富游戏形式,保证幼儿全面发展
游戏化课程相较于传统课程更加开放,增加了活动的实施难度和教师的引导难度。在幼儿课堂中结合需要进行各式各样的游戏活动,比如音乐游戏、绘画游戏等艺术类游戏,以及观察自然游戏、动手制作游戏等,有利于幼儿多方面发展。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现阶段幼儿拥有更多从小开始全面发展的机会,所以,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和激发孩子的艺术细胞、动手能力、体育素质和科研兴趣等。
以幼儿音乐课堂为例,传统的音乐课堂,一般的教学内容是学习演唱童谣,并以“幼儿听歌—教师教唱—幼儿跟唱”的形式为主。如果加入创新元素,比如采用节奏式音乐课堂,即教师先从简单的节奏教起,引入节奏音乐游戏,同时用拍手的方式帮助幼儿寻找、记忆节奏,将会给课堂增加更多趣味。另外,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的即时反馈,逐渐增加节奏难度,或者加入拍手变换形式,等到幼儿全部掌握之后,再逐句引入童谣。这样做不仅更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能通过节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文化游戏,培养综合素质
在游戏活动中融入文化知识,能够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社会规则意识,帮助幼儿建立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让幼儿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教师需要充当引领者,在活动中融入文化元素与情感教育,引导幼儿以游戏的方式提前融入社会环境,培育幼儿的综合素养。教师可以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借助游戏活动的方式,强化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幼儿的文化意识,从而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文化观。
例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教师可以在临近中秋节时,设计节日专题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节日文化。首先,教师可以从神话传说入手,给幼儿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激发幼儿对中秋节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给幼儿科普中秋节的相关习俗,并准备道具材料,让幼儿尝试在课堂上制作月饼。这样的实践操作活动不仅能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扩充幼儿的知识面,增强幼儿的文化意识。
结束语
总之,课程游戏化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在保障幼儿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以游戏为主的集体活动,带领幼儿在游戏中成长,促使幼儿实现健康、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辛君.关于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化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115.
[2]韦婷婷.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践与思考[J].启迪与智慧(中),2020(11):18.
[3]管筱芬.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J].科幻画报,2020(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