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路径
任志刚
湖北省大冶市华中学校
摘要:高中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虽然学校方面普遍加大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异化的问题仍然值得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针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不利于高中阶段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维持班级管理秩序,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果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一、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许多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以为然,在其思想意识中通常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很少甚至没有在学校教育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开展的教育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自如应对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压力,积极适应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有效调节情绪,更好、更快地获得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预防和干预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主要目标。
二、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缺少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大部分班主任兼任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因为工作任务繁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研究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也难以发挥出班主任积极的引导作用。而且部分学校的班主任工作主要由年轻教师担任,他们在处理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时,会因为缺少充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能完全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因而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混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教育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主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既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又要合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是,部分班主任往往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教育混淆。他们没有及时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去引导学生,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文化知识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只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开始学习,学习状态好了,其心理也就健康了,学习效果自然也会得到改善。
三、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多样化开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样化教学方法应运而生,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带来了新的可能。在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时,教师需要树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意识及观念,通过适合方式的应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落到实处,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缓解自己的压力和焦虑情绪。首先,教师可以将游戏教学法利用起来。因为大多数学生喜欢玩游戏,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使其心理能够处于健康状态。教师可以开展的游戏活动有:“请你跟我这样做、你画我猜”等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学生可以快速跟集体周围的人熟悉起来,可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那么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就会更好。
2、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利用信息技术来拓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来提升教育效果。班主任可以网络搜索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利用信息技术来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心理教育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或短视频等方式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乐趣,从而来缓解学生内心深处的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要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吸引学生,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辅助下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让学生掌握有效的情绪排解方法,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3、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随着高中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多发,班主任的责任与压力也与日俱增。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成为班主任头疼的问题。如何有效觉察和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应该引起关注和思考。首先,各校应充分发挥心理教师的作用,邀请校内外心理教师和专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比如,针对抑郁症学生,是否需要转介、如何与家长开展沟通等,班主任必须熟知流程。其次,学校还应为班主任提供如何应对压力、提升职业幸福感的培训,以便帮助他们及时化解自身的消极情绪、解决心理问题。毕竟,一个自身心理都不够健康的老师是难以培养出阳光健康的学生的。
4、组建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队伍的构建。一般来说,一个学校、一个年级在班级教师配置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的是班主任,而师德和学生德育工作能力是衡量班主任的重要标准。此外,还需要将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组建重视起来,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落到实处,使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具体而言,学校可以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定期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研讨活动,让班主任树立正确意识及观念,掌握一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建立首席班主任制度、建立班主任师徒结对制度等,以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不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学校需要引导教师间进行互相督促,使其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结语
总之,在高中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的压力与困惑,学校、班主任和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与疏导,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园园.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8(36):143-144.
[2]余巧仪.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教育融合的有效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7):22-24.
[3]郑冬丹.高中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D].南昌:东华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