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 【摘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审美的重要意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欣赏和热爱,并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并且就必须改变传统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创新。
DOI
作者和崇君
机构地区
出处《中国教师》2024年3月第6期
出版日期2024-03-2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初中音乐教学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和崇君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大研中学  云南省 丽江 674100

【摘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审美的重要意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欣赏和热爱,并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并且就必须改变传统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创新。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正文】时代在进步,初中音乐教育事业也在不断进步。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既要重视对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又要重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但是,在现实的音乐教学中,因为学校对音乐课程的关注不高,占用的课时很少,因此,在教学中,音乐老师更多的是注重歌唱技能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当代初中音乐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学校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将原本就不多的音乐课用来补习,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和学校对音乐课的不重视。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中,过分重视文化学习,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光靠死记硬背,就能把学生培养成一台学习机器。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那些有音乐天分的学生,很可能会被埋没,无法享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也就意味着学生的前途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教育不仅要培养有良好文化素养的人,更要注意学生的综合发展,造就有文化情感的学生。只有转变现有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快乐,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只要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发掘学生的音乐才能,才能使音乐的价值和教育的意义得以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培育初中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措施

2.1扩大类型——体验多样美。

音乐是一种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但同时,它也非常重视学生的思辨能力,需要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认识相结合,去理解作品。这就要求老师在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进行训练的时候,要善于与学生的实际状况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各种类型的音乐艺术形态,从而体会到音乐各种美的特点,并养成较好的音乐审美能力。

比如在进行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教学时,它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可先以梁山伯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为切入点,使学生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小提琴、吉他、二胡、古筝、长笛等不同的器乐形态,让学生们在感受到不同的艺术风格的时候,将自己的审美经验融入其中,探讨不同演奏方式之间的区别。同时,什么样的音乐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又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2.2强化课堂实践,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 
课堂实践是一种提高音乐审美认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安排合适的音乐鉴赏活动,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另外,为了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自己的音乐情绪,老师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进行合适的课堂实践,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课堂之中。同时,老师也应该在音乐教学中把握好这一点。一是调查学生的审美认识。老师应该对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练习活动,以免过于复杂的欣赏内容使学生难以理解。二是对欣赏活动的取舍。在掌握了学生的基本信息之后,再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合适的审美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进来,让审美活动的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比如在进行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让世界充满爱》的教学时,老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营造气氛。初中音乐教材中有些歌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这一点上,音乐老师应该理解学生的审美认识规律,将作品有关背景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就能减少学生的音乐鉴赏难度,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二是对语境的解读。在实践中,老师可以把有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意境和感情。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师在授课时不宜过多,以免偏离教学目标。三是小组的分类。以此为依据,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欣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2.3转换教学理念,加强审美教育重视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音乐已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课程,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广大音乐教师努力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要提高对审美教育的关注,并根据现在的发展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进行合理、科学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在进行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歌唱祖国》的教学时,老师应该先制定一个教学方案,根据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再用多媒体来播放音乐,再播放更多类似的乐曲,在选取类似的音频时,老师要对它们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这样才能方便后面的分析教学。接着,指导学生可以自由地欣赏乐曲的风格,大胆地发表意见,谈谈自己在乐曲中所听到的东西,培养学生的鉴赏力。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歌曲中的情绪和气势表现出来,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伟大祖国的光荣历史,体会先辈们的爱国情怀,用几个抗战小故事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让学生们更容易地体会到歌曲的意境。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以后就能学会欣赏音乐,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

【结束语】总之,人类的审美并非天生就具有的,它是通过不断地学习而形成的。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就必须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审美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的情况下,挑选出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一个最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又可以切实地提高学生自己的思想素养,这对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初中音乐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这就需要初中音乐老师们对音乐教学给予足够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郑玉慧.初中音乐教学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J]. 初中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10)

[2]于立丰.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J]. 天津教育. 2019(06)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