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摘要 【摘要】摘要: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高段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形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数学运算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知识学习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前提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提升学生参与数学计算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增强小学生数学计算的科学性,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在下文中,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希望有助于数学计算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生综合学习素质的全面提升。
DOI
作者徐海斌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2年10月20期
出版日期2023-03-0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徐海斌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省丽水市  321400

摘要: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高段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形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数学运算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知识学习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前提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提升学生参与数学计算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增强小学生数学计算的科学性,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在下文中,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希望有助于数学计算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生综合学习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生;计算能力;计算习惯;数学教师

一、进一步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的积极性

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参与数学计算的积极性是我们培养其计算能力的一个开端。只有当学生对数学计算抱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更加主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计算任务,特别是能够在课余时间总结探讨关于提升计算准确率的科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积极性与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也是密切相关的。最新的教育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一理念也应当充分贯彻在数学计算的教学过程中,如此才能给予学生更为丰富的知识学习体验,让他们更加享受数学计算的乐趣。“小数乘法”这一部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想要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便设置了3.47×0.62、5.81×4.9、5.43×2.7、9.1×4.6这四个题目,同时向全班学生宣布:哪一位同学能够快速而准确的完成这道题目的计算便可以得到相应的荣誉奖励奖励机制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参与数学计算的积极性,特别是那些对数学题计算存有一定畏惧情绪的学生此时也表现出了非常高昂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完成这道题目的计算,对于课堂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化都产生了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增强小学生数学计算的科学性

从某种程度上看,计算能力的提升更需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调动,更需要他们在课堂学习内外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题目的计算练习中,从而丰富自己的计算经验并总结出相关的计算技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计算能力培养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计算行为没有干预的空间,恰恰相反,教师做出的一些针对性指导和帮助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指引,让其开展的计算练习事半功倍。比如,圆锥与圆柱这部分的知识教学过程中会涉及一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计算题。特别是圆周率的出现更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计算工作的复杂性。在充分考虑这一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这一部分知识教学的特征向学生传达一些科学的计算技巧。最典型的莫过于以表格的方式整理出1~10的整数分别与圆周率相乘得到的最终结果,将这一结果整理出来有助于学生在计算这部分题目时简化工作量。能够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完成计算而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相关例题时也要坚持使用竖式进行计算,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竖式计算对于保障计算结果精确性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如此一来,每一名学生都能充分重视术士的作用,在自主计算的过程中应用竖式以提升计算科学性。

三、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习惯影响着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和改变着人。在学习过程中同样也是如此,一个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而一个不好的习惯会对一个人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计算过程中,数学题的计算只注重最终结果,最终结果出错,学生便会失去全部分数,这也意味着学生之前的付出是一种徒劳。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开展检验工作。例如,“小数乘法”这一部分的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学习两个小数点后两位的小数相乘这一知识点。小数点后两位的小数相乘有着很大的计算量和难度。也非常考验学生是否计算认真。综合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在完成题目计算后进行必要的检验,核查整个计算结果。这样做能够避免学生因为粗心大意而犯错的问题。学生也能从计算的过程中体会到细心和认真对计算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获得更加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体验,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进步。除了要求学生仔细检查外,我们也可以要求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检查。学生之间进行检查能够有效避免当局者迷,特别是某位学生受自己计算定势思维的影响而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计算过程中的错误。

综上所述,数学运算是小学数学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好书本数学知识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符合学科教学的基本特征,也充分符合数学学科的教育理念和整体的教育发展潮流。在此基础上,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承担自己的教育责任和使命,为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效率而努力,为实现小学生计算素质的进步和综合学习素养的强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琦,管秀,王文秋. 中小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科教导刊(下旬),2019,(21):82-83.

[2]李欣. 略论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9):84-85.

[3]吴振勇.实施教学创新,提高计算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创新探析[J].教育界,2021(37):40-41.

[4]江申海.数学核心素养下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探究——以小学中高年级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1(22):77-78.

[5]黎裕祥.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以“分数加法和减法”教学为例[J].新教育,2021(19):58-59.

[6]吴永华.从技术性实践向反思性实践转型——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说起[J].新课程导学,2021(16):52-53.

[7]叶桂静.实施教学创新,提升计算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创新探析[J].学苑教育,2021(06):17-18.

[8]黄姗姗,陈静.合理迁移 让计算学习自主发生——“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1,22(01):3-8.

[9]戴悦.聚焦能力培养,彰显学生主体——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之管见[J].启迪与智慧(中),2021(01):46.

[10]张兆秀.答案准确 计算迅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J].新课程,2021(03):203.

作者简介:姓名:徐海斌,出生年月:1982.01,性别:男,学历:大学,民族:汉,籍贯:浙江缙云,单位: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现在职称: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高段教学。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