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李晓芳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茨开镇中心学校673599
摘要:在现代教育中,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培养小学生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情境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它以教师设置的某种“情境”为依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近年来被广泛使用,逐渐成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必要形式。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法;运用
一、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意义
音乐教育处处离不开情感唤醒、主观感受与体验,离不开情感层面及活动。它的一切活动核心在于情。然而,笔者发现许多音乐老师能够在课堂上成功地引导学生唱歌和学习音乐知识,但在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方面却为能很好地体验其中的情感。探其原因,笔者认为,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虽然由节奏、旋律、歌词、调式、和声曲式等元素构成,但它不像书法、绘画、小说、舞蹈这些形式那样可以被看到和摸到,而是一种细腻而抽象的艺术形式。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他们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考问题。只有在音乐活动中充分积累感性体验,情感才能被得到渲染和升华,感受系统将不断被刺激和加强。教师通过创设音乐作品中背景、时代、环境、人物、氛围相扣的情境,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在感受和想象中全面感知理解音乐,体验其中情感,从而正确地表达音乐。因此,笔者认为小学音乐课堂中情境创设的意义有三点。首先是创设适宜的环境氛围、真实的形象、深远的意境,使学生走进音乐,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其次,以“情”为纽带,在情境中的音乐活动中不断感受作品中的情绪和情感;最后,情境中能更好地调动三大系统一起作用,使音乐文化认知、情感体验和音乐活动共同发展。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的情境
现下是科技时代、电子时代、信息时代,新的教学情境就是把科技和信息技术巧妙地结合到课堂教学中来。为了在课堂上塑造生活形象,信息技术必须要运用到课堂中来,与传统老师的面对面教学不同,多媒体教学是把生动有趣的图片和有趣的声音结合到一起,更有利于课堂的动态体现,而小学生群体好奇心强烈,喜欢追求新颖的东西,把教学内容变成视频或者图片、音频比单纯的书本文字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学生对《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十分熟悉,多数已经会唱,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蜗牛在葡萄树下慢慢爬行,黄鹂鸟在枝头喳喳叫着。在情景交融的音乐情境下,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获得审美情趣,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演唱歌曲,鼓励其尝试根据角色调整演唱的音调等,从而形成新颖有趣的音乐表达。再比如,在小学戏曲教学中,学生感觉戏曲就是音长调高,就连戏词都听不懂,对戏曲提不起兴趣。对此,教师要精心准备戏曲视频,创设视听演示情境,如导入学生较能接受的与京剧曲调巧妙融合的流行歌曲《唱脸谱》与《庆功酒》,并借此说明现代的歌曲是如何传承京剧文化的,让学生体会京剧文化的魅力。接下来通过播放著名的京剧选段,介绍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京剧著名演员,让学生们辨别京剧不同角色的人物特色,加深对京剧的了解。最后又为学生展示脸谱图片,色彩鲜明的脸谱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找到脸谱相对应的角色,从而加深对京剧四大行当的认知。
(二)使知识回归生活,创设生活化情境
情境教学法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一种产物。它强调活动过程和生活情景的一体化,通过具体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相关信息的内在兴趣,达到人与环境、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有机互动,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从传统的课堂氛围中解放出来,感受学习的乐趣。
例如,以《过新年》这堂课为例,教师可以给孩子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进行如下师生互动。在所有人的生活中都会经历“过年”的场景,因此,在课前,老师会提前用鞭炮、窗花、对联等过年的物品来装饰教学空间,播放与新年的背景音乐,学生走进课堂就会感受到浓郁的过年氛围。开课后直入主题,告诉学生今天要过新年,老师先提问,让学生思考自己过新年的时候会做些什么活动。等学生充分表达、分享自己过新年时会做的活动以后,老师再带领着学生体验音乐活动(唱、跳、自制乐器伴奏)和美术活动(剪窗花),这样就让孩子充分地进入了教学情境中,在玩中学、学中玩。
(三)构建“情境”的桥梁,辅助学生体验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还会出现如下一些类别的作品,如: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的音乐作品、不同的国家或民族的音乐作品、情感比较细腻,学生年龄暂时还未能体会到的音乐作品。而往往这样的作品的中出现情感情绪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几乎不曾经历。所以需要教师构建“情境”的桥梁以辅助学生体验。
例如,《游击队歌》这首作品背景描述在抗日时期,讲述战火纷飞的年代中,我国除了有跟日军正面对抗的正规军,奋勇抗战,更有一批深入敌军后方,在关键时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的游击队。歌曲尤其描绘游击队员们骄傲乐观的精神。而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并表达出这首作品与其他进行曲的不同,需要唱出游击队员神出鬼没、机警斗争的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辅助学生深入体会,如引导学生:现在所有人都是我的游击队员们,在我们的战场中,请大家找到自己的掩体藏好。生分组体验,一排神枪手,一排飞行军,一队隐藏在树林,一队在山岗上。接下来,老师会用手来指挥与各位游击队员发信号,请大家关注我的信号并且真的如同在战场一样的机警听指令。这样,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在音乐中聆听的同时有这样身临其境的感受,从听觉、动觉、视觉的多感官中刺激并激发学生的情感,歌唱出歌曲中的机警状态和乐观细心的情绪,达到音乐教学目标。
总之,情境教学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生动贴切的情境能营造氛围引起学生兴趣,并从多感官刺激帮助强化学生的感受以激发学生情感。老师结合教学素材进行情境的创设能有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有着发散学生想象力、提高音乐即兴创造能力等作用。为了使情境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本文通过对情境教学的应用研究,以期归纳出适用于小学音乐课堂行之有效的情境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丁蕾.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29):144-145+148.
[2]夏妮.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小学音乐课堂更精彩[J]. 学园, 2022, 15(26):3.
[3]吴欣怡.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20(0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