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优化教学——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若干思考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教育教学领域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在此背景下新型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情境教学就是其中行之有效的一种,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围绕着合作化情境、生活化情境、问题式情境进行阐述,希望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有序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DOI
作者马丽娟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3年11月第22期
出版日期2023-12-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创设情境,优化教学——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若干思考

马丽娟

上海民办圣华紫竹双语学校  201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教育教学领域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在此背景下新型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情境教学就是其中行之有效的一种,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围绕着合作化情境、生活化情境、问题式情境进行阐述,希望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有序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小组合作;生活元素;巧设疑问

所谓情境教学,指的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动态调整教学方法,保障课堂氛围的灵活多样与趣味横生,使学生始终拥有高昂的学习热情,一举扭转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乏味、单一无趣的局面。教师在其中发挥着导向作用,需要将创设情境、优化教学摆在突出位置,善于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的双向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一、创设合作化情境,互学互鉴深化理解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情境教学,有赖于合作化情境的创设,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协作探究能力进行整合,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与协作能力的增强。另外,受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学生形成了差异化、梯度化的语文学习水平,教师若仍旧按照“一视同仁”的理念开展教学工作,则难以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基于此,教师应当按照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分层布置探究任务、积极开展互学互鉴的步骤,奠定合作化情境的组织架构基础,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中实现共同进步。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时,我首先对学生的客观语文水平、主观个人意愿、兴趣爱好趋向等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科学研判,将学生划分为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此后为学生布置了三个层次的探析任务,分别为“文本速读型”“概念理解型”“拓展创新型”,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了相应的任务,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探究协作性参与到了阅读理解当中,对“渑池相会”“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之间的独立性与关联性有了新的认识,了解到无论是廉颇还是蔺相如,都是为了保卫赵国而着想。最后我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与经验教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共同进步,促进了“新时期合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共鸣

常言道:“语文来源于生活,是实际生活的书面化、艺术化反映。”诚如此言,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内容相对而言较为基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性,这为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觉联想到生活中的见闻与经历,将之代入到语文知识探析当中,产生认知上的共鸣,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语言陈述、场景搭建、实例引入等方式,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靠近实际的小学语文生活化课堂。

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时,我首先采用语言陈述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情境,即“生活中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那么在你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深深的母爱呢?如何将母爱以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呢?”受此影响,学生自觉联想到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感,产生了认知上的共鸣。此后学生在课堂回答中表达了慈母情深的现实体现,如“在实际生活中母亲会关心衣食住行,并且对学习、生活、交朋友都会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对学生的回答予以了充分肯定与由衷赞赏,不仅因为学生采用列举实例的方式表达了生活中的母爱,还因为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下读出了母爱的伟大,从内心深处对母亲充满了尊重、尊敬、尊崇。

三、创设问题式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开展,同样还离不开课前导入巧设疑问的进行,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感与针对性,使学生将有限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重难点内容的探析当中。基于此,教师应当采用课前导入巧设疑问、课堂讲解有效提问、随堂训练设置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在问题驱动之下实现高效学习。

例如,在学习《少年中国说(节选)》时,我首先在课前导入环节为学生设置了思考问题,即“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从这几句话中你们可以看出少年与中国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这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呢?”受此启发,学生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对课文进行了深度阅读,从中了解到多种喻体来表现中国少年,如“乳虎啸谷”“潜龙腾渊”“鹰隼试翼”“河出伏流”等。在后续的课堂讲解中我还融入了有效提问,学生则回答道:“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的殷切期盼与衷心祝愿,渴望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我对学生的回答予以了充分肯定与由衷赞赏,学生也在得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中产生了更强的知识获得感。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情境教学模式,一方面顺应了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趋势,另一方面则对改变单一、机械、死板的教学环境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有鉴于此,教师应当明晰情境教学模式的诸多优势,保持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多元性,引导学生在合作化、生活化、问题式的情境当中进行高效学习,将创设情境、优化教学的理念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乔井香.以情境创设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1(36)

[2]薛育芳.巧用情境教学 增效语文课堂[J].新课程研究,2021(35)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