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全国小学课堂比赛听后感--听课记录及反思
刘中月
甘肃省静宁平凉市静宁县双岘镇学区
周五看到好几个工作群里推荐了,第十七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的公告,最主要的是线上观看还是免费的,多难得学习机会啊!我的自觉性还是不够,断断续续的听了三天课,但有些课听了半截,有些课和报告直接没有听。周末还是硬着头皮,逼着自己认真听了几节课。下面我就自己听过几节课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不然我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周末时光。
现场说课
周五的说课部分,我听了湖北省林子老师的,吉林张学珂老师的、福建陈伟达老师的、黑龙江何金睿老师的、新疆张阗阗、辽宁省张璐老师的以及新疆建设兵团邵晶老师的,说课的内容大多数都是外研版的教材内容,我没有接触过外研版教材,对此系列英语课本内容不了解,因此也不知道如何评价各位老师的说课内容,但让我很震撼的是,以上老师除了第一位老师用中文说课以外,其他所有老师全程都是用流利的英文说课。说实话,好多新课标里的专有名词的英文表达,我都不知道,更别说是灵活运用了。当然尽管林子老师的说课是用中文阐释的,但无论是内容还是课件她做得都特别好。除此以外让我很感慨的是,各位老师的课件做得真得怎一个“好”字了得啊!因此,无论是各位老师的说课内容还是课件都是无可挑剔的,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现场课
周末两天我主要听了四节现场课、几个老师的在线教学反思以及两位专家的点评。下面我重点记录两节课的听课收获。
第一节课:林大斯老师讲的外研版四年级 听说课Module 8 Until 1 They sang beautifully .这节课林老师首先用一个自我介绍的chat导入,引出课题。在新授环节,以听为主线,首先,第一部分是pre- listening look and predict(看图预测),紧接着第二大部分While-listening由watch and answer(观看视频并回答)→ listen and underline in the book(认真听,并在课本上划出关键信息)→listen and choose(听录音,并选择正确的答案)→listen and tick ( 听录音,勾选出正确答案)→Think and answer(认真思考,并回答)→Let's say→listen and imitate (模仿并跟读课文)七个小部分组成。最后巩固练习环节,第一部分延续上个环节是Post-listening Retell their picnic in paris 。再用一个Share your holiday ,让学生选择一个节假日和同学分享假期趣事,并进行情感教育Sharing makes us happy. 最后用一首sing结束本节课。
我个人认为,林老师的这一节课,第一教学设计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教学思路清晰。第二,他会巧妙的把情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把英语课程育人功能发挥的很好。第三,他的板书设计用思维导图加简笔画的形式呈现可以说是很个性又很实用,第四,林老师的课堂用语诙谐幽默,学生非常喜欢,课堂氛围很活跃,真正得做到了让学生乐学。
第二节课:王侠老师讲的外研版六年级 听说课Module 4 Until 2 Our favourite festival is the Spring Festival .这节课王老师首先用一个文化宣传大使的标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上课件展示:亲爱的同学们,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现招募文化宣传大使,期待你的加入。一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紧接着又光看了《Festive China 话说中国节》的视频和实物(王老师的实物是用一个竹篮装的,每个实物都很逼真,让学生一眼就可以认出是什么东西,细节做的很到位。)展示引出课题以及本节即将学习的四个节日的英文表达。在新授环节,王老师第一步用Watch and answer引出主旨内容,第二步通过listen and underlie详细讲解了有关the Spring Festival的activities(活动), food(食物), feeling(感受),而且王老师边讲边引导学生完成黑板上的思维导图,接下来王老师又抛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 What do you do at the Spring Festival?引出“过去”和“现在”过春节的方式的改变,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情感教育。第三步listen,read and fill the mind map (1.听读其他三个节日,划出节日中的活动,食物和感受;2.小组选择一个节日完成思维导图)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完成其他三个节日相关内容的学习。在练习巩固环节,王老师首先让学生通过Let's retell,复述节日的相关内容并完成思维导图,再让学生通过Let's share:选择一个节日,先在小组内相互介绍。最后,让学生根据课件模板上台演讲介绍自己想宣讲的节日。最后王老师让学生看了一个介绍春节的视频,自己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画了一个“中国结”结束本课。
听完王老师的课,我心里出现这样几个词语:人美、课美,文化美。人美,王老师不仅人长得貌美如花,而且多才多艺,无论是板书上的简笔画和思维导图,还是最后带领学生唱《水调歌头.水调歌头》,都让人不禁感叹,王老师真的是全能型老师。课美,无论是课件,还是讲课,还是细节处理都做得非常好。文化美,王老师的这节课虽然是节英语课,但上完课让我们再次为我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而感到自豪。
专家点评
张扬老师对6月3日早晨的三节课进行了点评。下面我把张扬老师的点评分享给大家,仅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张扬老师对林老师的点评:
(一)、认同点:
1.基于语境,以学生的推测和发问为牵引,形成问题链条,学生在寻问的过程中逐渐搭建文本结构,并持续使用此结构推动学生有逻辑地输出。
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 their picnic?
When did they go?
How did they go?
2.通过适时的追问,有意识推动学生各种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观察、理解、分析、归纳、善于倾听。
S: They're talking about picnic.
T:How do you know?
S: It was a busy day.
T:How do you know?
T:How was her/his picnic?
S: It was relax / happy/fun.
(二)、商榷与建议
问题1.在listen and tick 环节为什么先教单词?
思考: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先考虑哪个?学生思维的连续性or 解决词汇障碍?
建议:学生可以根据短语推测单词词义。可以让学生通过听获取信息从而保证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问题2.如何充分利用好音频材料?
思考:此处的视频仅仅是引发后续话题的引子吗?可否更充分的利用?
建议:可以更充分利用视频材料。
问题3.如何实现真正的知识迁移?
思考:搭建什么样的支架?语言技能的融合性?
建议: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经历过的真实生活中的活动,给学生一个话题,让学生带着一个框架来描述这个活动。听说课不仅有听说还应该有读写。
二、张扬老师对王老师的点评:
(一)、认同点:
1.教学活动主线清晰,并一以贯之,逐层递进,推动学生加深理解,有效运用。
2.将文化知识融于语言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理解、感悟、体验文化,培育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二)、商榷与建议
问题1.为什么导入部分使用视频呈现节日后又通过猜测活动引入节日?
思考: 导入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样的导入是有效的?
建议:导入不宜过多过杂,简洁明了,尽快切入话题。
问题2.如何基于语篇主题和内容,让学生结合真实的生活经验有更多地表达?
三、张扬老师认为英语课堂应该体现以下三点:
1、突出听说、重视模仿、引导学生在感知、理解、模仿和运用中习得语言,学会表达;
2、充分利用图文情境,在获取和理解信息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观察、预测、梳理、归纳等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3、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评价形式简洁明了,易于操作,有利于促学促教。
四、张扬老师认为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该思考以下三点:
1、如何使教学活动的设计更合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如何提高学生语言交流的真实性?
3、如何将多种技能相融合,开展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