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高效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
陈华英
仁寿县城北实验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的整体素养有待提高。教育界也对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有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广大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对创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重要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那么,如何才能构建搞笑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让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的到全面的提升呢?本文将介绍如何创建高效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为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帮助。
关键词:创建;高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未能采取正确的授课方式,极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但在以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固化,导致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高,教学成效不佳。在互联网时代下出现了很多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能够实现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优化创新,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强化教学成效。比如,教师可以采取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一、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积极做出改变
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在实际地运用中培养一个良好的使用兴趣,并教授他们基础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不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顾着硬塞一些理论知识,缺乏兴趣培养和技能锻炼。针对此,需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做出改变,加强学生兴趣培养,合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学生今后能更好的适应科技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例如,以《wps的辅助功能》这一课程知识教学为例,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知识内容,还可以鼓励学生应用自身所学,基于自身兴趣写一篇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在其中插入自己喜欢的音乐、图片等,并进行一场“小比赛”。这样,便能很好丰富课堂形式与内容,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乐趣所在,有了兴趣,自然可以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一个好铺垫。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教学内容更形象化
信息技术知识偏于抽象,很多也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步骤,教师要想办法让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变得有趣,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初中生由于年龄限制,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还未发展完善,因此,在对于信息技术的抽象知识学习上,有一定的理解和学习障碍。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生动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去理解信息技术知识的抽象,引导学生课程知识与生活所学联系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效果的提升。
例如,以《小鱼跳跃》这一课程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动画制作,掌握动画剪辑,发展自己的创作和观察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景,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个小鱼视频剪辑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到小鱼是怎么样跳跃的。然后在进行深层次的引导学生分析出这个视频中还包括了什么知识?又需要用到什么东西呢?通过对视频的观察,学生可以判断出这个视频中是由背景,鱼还有水纹组成的的,最终实现这一小鱼跃的主要视频内容。
三、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随着新时代的不断进步,教师在授课中,还需要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能够学会贯通一致。为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积极进行整合。在传统教学模式上,需要基于本课程特点构建新型教学方式,助力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深入融合,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构建三角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和设计多样化的日常统计活动,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以《简单表格课件》这一课程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制作自己各个学科计划的表格,并让他们分析自己各个学科中的不足,制定自身的提升计划等。这样,不仅对学生的综合成绩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还能深化他们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
四、合理进行考试评价,更好的了解自身水平
在当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内容主要以基础为准,这样的教学很难让学生能有质的提高和飞跃,也容易让学生产生信息技术简单,用处不大,不必认真学习的错觉。因此,这些方面都是近期教师教学中需要改革的地方。为此,需要积极做出改变,如在考试方面可以适当加大难度,又或者是经常性的组织开展小比赛,设置相关奖项,这些都放入期末考评中。这样,便能很好完善考评,帮助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而学生也能更好的了解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在今后针对性的改进,为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提供助力。
总的来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好坏与初中学生的未来有着直接的联系。为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转变自身传统观念,重视本课程教学。就是以先进教学理念当做指导,结合学生实际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丰富课堂内容,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信息技术素养的有效提高,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