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
刘畅
玉田县石臼窝镇观凤堆中心小学 河北唐山 064104
摘要:在当下新时代与变革背景下,推动小学数学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是顺应教育创新潮流的必然路径,更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动力、树立学习自信心的关键策略。鉴此,教师需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框架的束缚,摒弃其中的弊端,严格遵循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核心理念与原则,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深化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
在我国教育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对既往教学模式的一次深刻挑战与全面革新,尤其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尤为显著。此标准的施行,超越了单纯的内容更新范畴,它是对教学手法与教育理念的一次根本性重塑。在这一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前沿的教育实践,正日益赢得教育界的瞩目与青睐。该模式的核心在于融合不同学科间的知识与技能,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养的飞跃。通过巧妙地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还能有效点燃他们对其他学科的探索热情与学习渴望。
一、创设多元情境,合理渗透跨学科要素
多元化教学情境以其高度的灵活性、广泛的普适性和强大的通用性为特点,其核心精髓在于紧随教学内容的变迁而灵活调整,确保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深度沉浸的学习状态之中。在此过程中,巧妙地融入跨学科元素,旨在增强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紧密联系与相互渗透。为此,教师应积极构建生活化场景,作为连接学生日常生活与跨学科学习体验的桥梁,挖掘数学中的生活实例,同时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奥秘。
以“倍数与因数”的教学为例,该单元围绕“2、5的倍数特征”、“3的倍数特征”、“找因数”及“找质数”等核心内容展开,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教学伊始,教师可巧妙设计问题导向的情境,如:“设想运动会上,两个班级分别形成了4排9列和7排5列的队形,这样的排列中蕴含着哪些数学奥秘?”这一提问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随后,通过师生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如“在4排9列的队形中,36是9和4的倍数,同时9和4也是36的因数”,从而自然引入倍数与因数的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融入跨学科元素,如通过“月饼盒”的包装设计探讨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诗词之美,或在“质数问题”中引入金融、电子商务及网络安全领域的实际应用,乃至利用“口袋卡片游戏”引入概率学概念等,使数学学习更加丰富多彩。
二、利用信息技术,搭建跨学科知识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与网络视听资源的日益普及,多媒体教学设备,依托其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撑,在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场景中日益受到师生的青睐。此类教学模式展现出传统教学模式难以企及的优势,如视听一体化、情境交融、动静平衡等,它能够将教材中原本静态、孤立、抽象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动态、多维、直观的展现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并横向拓展其知识边界。
以“方程的认识”教学为例,该单元作为学生探索代数世界的起点,涵盖了“字母表示数”、“建立等量关系”、“认识方程”及“解方程”等核心知识,对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论证能力具有显著价值。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的视听融合特性,播放如《数青蛙》的趣味儿歌,以此为引子,引导学生探索字母表示数的奥秘。随后,通过图像与文字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深入解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进而构建并列出方程。在此基础上,详细教授解方程的方法论,包括步骤、技巧及验证流程,通过这一系列主题式学习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为增强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教师还可借助幻灯片展示方程知识的跨学科框架,引导学生洞察知识间的逻辑性、序列性和关联性,为学生后续深入探索、掌握并灵活应用方程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以评价为辅助,提升跨学科融合教学质量
在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可巧妙运用评价机制作为优化教学质量的辅助工具。通过实施定期且系统的评价与反馈循环,教师能够敏锐捕捉教学中的潜在问题与提升空间,进而精准调整教学策略与手段,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此评价体系应广泛覆盖学生的学习成效、跨学科知识整合度以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能力展现等多个维度。为实现全面而深入的教学评估,教师可灵活运用多样化的评价策略,诸如日常教学观察记录、作业细致批改与点评、以及小组讨论中的同伴评价等,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动态,以达成对教学效果的立体审视。
综上所述,依据新课标的导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入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实为提升教学质量之有效途径。该模式倡导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领域深度融合,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还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实现对知识更深层次的领悟与灵活应用。此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魅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学习动力,鼓励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最终实现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跃升。
参考文献:
[1]单秀华.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要素与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4(06):43-47.
[2]张守萍.指向跨学科学习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4(17):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