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 【摘要】摘要: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这一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创新。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在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
DOI
作者叶瑞敏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4年 1月第1期
出版日期2024-03-0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叶瑞敏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复兴小学  056003

摘要:“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这一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创新。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在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双减政策实施之前,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学内容过于单一,过于依赖教材,缺乏生活化和实用化的教学;其次,教学方法过于机械,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的训练,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再次,学生个体差异被忽视,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师生互动不足,课堂上大多是教师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有效的互动和沟通;最后,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采用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兴趣下降,无法充分发挥学生主观动能性,全面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注重生活化和实用化数学教学

“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更加注重生活化和实用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生活场景和强调数学应用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例如,在教授“小数乘法”时,教师可以引入购物场景,让学生模拟购物时计算找零的过程,从而学习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二)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至关重要。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面积”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将他们分成小组,然后让学生共同探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能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同形状的面积计算方法,或者让他们在实际问题中应用面积知识。学生还可以自己设计一些面积相关的练习题目,并进行自我检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需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三)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有趣且高效的学习体验,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1.数字化教学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动态图表、交互式模拟等,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视觉上的直观表达。“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工具制作一个动态的分数墙,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分数之间的关系,更直观地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还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2.在线教育平台

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例如,在教授“解简易方程”时,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发布预习材料、视频教程和练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随时回顾难点和重点。此外,平台上的即时反馈系统还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薄弱环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更重要的是,在线教育平台还能够实现差异化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为他们定制不同的学习路径和资源。例如,对于数学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高级方程问题;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则可以提供更多的基础练习和辅导材料。

(四)优化作业设计,提升教学实效

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作业设计,使其更加科学、个性化和多样化,是每位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作业设计。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作业往往是一刀切,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水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制作业。例如,在教“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主要进行简单的两位数乘法运算;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稍微复杂的两位数乘法问题;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任务,如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这样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践型作业,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例如,在教授比例这个概念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调查任务,让学生测量家中各种物品的尺寸,并计算出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概念,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在实践中还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参考文献:

[1] 陈玉珍. 浅析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减负教学模式的实施探究[J]. 今天, 2022(17):0133-0134.

[2] 黄爱珍. 论"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 天津教育, 2023(9):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