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摘要 【摘要】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将阅读和写作视为独立的教学活动,这会限制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读写水平的提高,教师应该考虑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依赖关系,通过读写有机结合来达到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阅读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为研究切入点,提出了几点策略与建议,以期有效地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发展。
DOI
作者邓国容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 2月第3期
出版日期2023-06-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邓国容

西眉镇中心小学  629000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将阅读和写作视为独立的教学活动,这会限制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读写水平的提高,教师应该考虑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相互促进和依赖关系,通过读写有机结合来达到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阅读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为研究切入点,提出了几点策略与建议,以期有效地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引言: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所有一线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语文阅读和写作各自为政,导致语文课堂效率低下。在阅读课上,只注重阅读而忽视了写作对阅读的促进作用;在写作课上,需要提供大量的范例来支持写作知识点的教学,而这些范例大多来自于课本上的经典语段。在写作教学中,学生经常需要回顾以前学过的课文,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因此,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从读写关系的研究出发,探索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确保“读写结合”在教学中得以有效实施。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读写结合”教学有助于弥补写作教学的不足之处。在当前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主要通过机械化地传授写作技巧和让学生背诵作文素材的方式进行写作指导,导致学生缺乏真情实感,不会灵活运用写作技巧。而“读写结合”教学以教材为依托,让学生在深度解读文本的同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和感悟作者人文情怀的表达能力,再将其灵活地运用于写作当中。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语文课堂,还有助于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不再以提供静态的写作知识技巧为主,而是通过动态的读写训练活动,让学生主动从阅读情境中获取“写”的知识材料,并在写作训练中表达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其次,“读写结合”教学有助于深化学生的阅读认知。一方面,“读写结合”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在面对写作任务无从下笔时,不得不通过大量阅读获取知识,因此,相应的写作任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另一方面,“读写结合”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阅读知识,加深对文本的认知。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时必然要用到阅读中相关知识,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因此,“读写结合”教学有助于巩固学生的阅读知识,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一)充分发掘教材,实现“读写结合”

语文课本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媒介,而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学龄段的发展规律和个性认知特点,有效地挖掘语文文本内容,并加以合理运用,实现读写相辅相成。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语文课本中的朗读文本,引导小学生反复诵读,并结合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边读边分析,从而有效地开展读写活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山居秋暝》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熟读诗歌,然后找出其中有关“秋”的句子,并对其进行品读和思考。接着,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诗中关于秋的语句,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句话表达出来,介绍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并描述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关于秋天傍晚的景象。通过这一互动交流环节,教师引导小学生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诗歌文本语句的理解,以一种语言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读诗时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语文教师也应引导小学生学会从教材和阅读文本中汲取佳句,并从中汲取精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读写训练,推动语言实践

1.续写故事结尾

小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活跃度非常高,甚至可以想象出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继续写故事,从而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发挥创造力的能力。在续写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不要偏离原课文的主题或主旨思想。

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门课时,它呼吁大家珍惜地球资源,爱护自己的家园。在文章结尾处,教师可以设定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引导学生列举一些具体措施。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成为环保小卫士,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写能力。这种教学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 仿写经典范文

在写作教学中,仿写是一种有效的练习方法。教师可以推荐学生一些优秀作品,让他们进行模仿练习,从而深化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和技巧,并在仿写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例如,在教学《火烧云》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究该文的写作特点,如时间顺序上描绘火烧云的发展和变化,即出现前-出现时-变化中-消逝后。然后让学生尝试将经典范文的写作特点应用到写作练习中,以身边的事物为主题,仿照《火烧云》的写作风格,仿写一篇写景的作文,学生可以自行拟定题目。这种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培养独特的写作风格。

(三)拓展课外阅读,为读写学习奠定基础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师不仅可以利用上课的文本,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教师应该注重适当拓展课外阅读,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不应该拘泥于课本教材,而应该适当拓展课外阅读学习,向学生推荐优质的课外读物。像《天方夜谭》《伊索寓言》《海底两万里》等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优质书籍,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开阔他们的学习视野。此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所在年级和新课改的要求,调整阅读难度和深度,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读写计划,并在课外阅读中,引导学生摘抄名言佳句,并做好阅读笔记,让学生们交流和分享读书心得,以此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为学生日后的读写学习打下基础。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读写结合”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始探索高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以提高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效果。本文综合各方面的研究,从上述方面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问题,希望可以对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芬芬.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3(05):49-51.

[2]杨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分析[J].名师在线,2023(07):2-4.

[3]杨霞. 新时期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J]. 语文课内外, 2022(24):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