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的策略研究
邓燕辉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新城学校 414500
摘要:“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而课后服务通过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是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后服务质量十分值得探讨。本文对此提出了三个策略,希望能对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课后服务
引言
课后服务的质量提升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供个性化、综合性的课后服务,可以帮助学生弥补学校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优化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为今后更高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转变教师角色,成为引导者和辅导者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后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策略是教师角色的重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扮演知识的传授者,而在课后服务中,教师的角色需要更多地转变为引导者和辅导者。
首先,作为引导者,教师需要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的世界,发掘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师应不仅仅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讨论和合作来寻找解决方案。在课后服务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统计与概率》时,如果学生在白天的教学课堂中,对一些抽象概念依旧觉得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后服务中先进行小游戏,通过掷骰子或者抽卡片的游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概率的含义;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的知识时,还可以设计一些与此相关的动手活动,比如让学生用纸制作圆柱和圆锥的模型,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图形的结构。这样的活动不仅利于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同样给学生课后时间带来了快乐,也符合“双减”的初衷。
其次,作为辅导者,数学教师应在课后服务中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进步速度,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困难程度,设计不同层次的数学题目。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数学学习中的难题。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后服务时间内安排一些轻松的交流环节,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和成绩,也能增进双方的友谊。
二、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优化课后服务内容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后服务质量的另一个重要策略。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对现有的课后服务内容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改进,同时也要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需要确保课后服务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这是因为课后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巩固和加深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了圆形的性质和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的方法后,课后服务可以设计一些与此相关的练习题和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实际应用和实践他们所学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解决的数学问题,或者组织一些数学竞赛,让学生在竞争和挑战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数字化工具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可以使用数字化教育平台提供各种在线课程和习题,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和需求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数字化工具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以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和问题,进而优化课后服务内容。
与此同时,现代技术为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对于小学数学课后服务来说,利用互动软件和游戏化学习等现代技术,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互动软件是一种能够让学生与教学内容进行互动的工具,一些数学教学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动画和图形,学生可以通过拖动、点击等方式自行操作,以此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圆的性质时,学生可以通过调整圆的半径,直观地观察到圆周长和面积的变化,从而深入理解相应的计算公式。将这样的活动放在课后服务中,既可以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也更利于巩固相关知识。
三、加强家校合作与沟通
家校合作是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家长参与课后服务决策、加强家校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家长参与课后服务决策对于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他们了解孩子的个性、兴趣和学习需求。因此,让家长参与课后服务决策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议,邀请家长参与课后服务的决策制定和评估。家长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与教师和学校共同制定适合学生的课后服务计划。通过家长参与课后服务决策,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
其次,加强家校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家校沟通是促进教育合作和共同管理学生学业的重要方式。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家校沟通平台,例如家校通讯、家校互动平台等,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通过这些沟通渠道,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并与教师进行交流和反馈。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向家长提供有关课后服务的信息和资源,例如课程安排、学习资料等。通过加强家校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可以实现家校之间的良好互动和合作,共同管理学生的学业。
结束语:在当前“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转变教师传统角色、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加强家校合作与沟通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后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课后服务内容的优化,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同时,加强家校合作与沟通,共同管理学生学业,可以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重视数学课后服务的重要性,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倩. "双减"下的小学数学课后服务[J]. 好日子,2021(12):62-63.
[2]孔康棋. 试论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实施的策略[J]. 文渊(小学版),2021(12):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