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感悟生活——浅论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

摘要 【摘要】摘要: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习作是一项关键内容。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如何提高习作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表达,是当前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注重体验和感悟生活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关教学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DOI
作者马向可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0期
出版日期2023-10-10(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注重体验、感悟生活——浅论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

作者姓名:马向可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第二实验小学 邮政编码:471900

摘要: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习作是一项关键内容。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如何提高习作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表达,是当前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注重体验和感悟生活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关教学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一、注重体验和感悟生活的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的优势

1.提升学生生活感悟能力

在新课标下,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加强对生活的感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自身见识。通过注重体验和感悟生活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见到的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多维度的分析、总结,从而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生活感悟能力。

2.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实际上是对自身情感、思想、观点的表达,而很多学生写不好作文的原因是缺乏生活感悟及写作素材。通过注重体验和感悟生活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接触不同的环境、事物,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思想和观点,从而丰富写作素材,写出更优秀的作文。

3.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注重体验和感悟生活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关注自己和周围人的情感,深入感受生活中的情感变化,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逐渐增强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从而在写作中更加生动、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4.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水平

通过注重体验和感悟生活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描写生活细节来突出主题,如何运用语言和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等。

二、注重体验和感悟生活的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的特点和实施策略

(一)教学特点

1.生活化

这种教学特点注重将写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感受写作素材,使写作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生动、真实。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生活化教学,例如可以组织野外观察、开展社会实践、提供实物或模型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体验生活中的各种素材。

2.体验化

这种教学特点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来感受和领悟生活中的各种情境,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组织游戏等形式来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3.互动化

这种教学特点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共同构建一个互动式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生活体验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和作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动态,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写作。

(二)实施策略

1. 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

在注重体验和感悟生活的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灵感和素材。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多种形式的生活情境。例如,在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户外野营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在野营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景物的形态、颜色、气味等特征,让学生用感官去感受自然的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家庭活动,如做家务、照顾家人等,让学生体验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力量。这些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除了以上提到的户外活动和家庭活动,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情境。例如,在描写城市夜晚繁华景象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城市夜景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城市的繁华和美丽。通过这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2.注重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悟和思考

情感表达是写作的重要方面,学生只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才能使文章更加真实、感人。为了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主题实践活动,如环保活动、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感悟。

例如,在写关于环保的作文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垃圾分类的过程,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环保的重要性,加深对环保意义的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环保,如何推广环保理念等,从而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深入思考和探讨。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拓展思路,激发灵感。

3. 感悟生活,提升思想

在注重体验和感悟生活的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并提升思想是重要的教学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对生活的领悟和思考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或辩论。通过讨论和辩论,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不断拓展思路和深化思考。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如环保、家庭、友谊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在主题讨论或辩论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空间,让学生自主表达观点和想法。教师不要轻易否定或肯定学生的观点,而是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其次,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讨论和辩论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观点,倾听不同的声音,并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和提升。

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进行适当的评价和指导。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为学生提供改进的建议。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并提升思想是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主题讨论或辩论等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对生活的领悟和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陈一洲.小学中高年段习作生活化的教学措施[J].知识窗(教师版),2021(07):73.

[2]郑鹏举.小学生生活体验与习作的密切联系[J].家长,2022(26):144-146.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