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低年级数学游戏化课堂构建
王杜娟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新圩镇长彬小学
摘要: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一定要从创新教学手段、缩减课业负担的角度入手,关注学生内在体验和学情管理,做好更加高质高效的课堂体系构建,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来看,游戏化教学不仅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够在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教学冗余过程中,深化学生对各种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有效激发学生内在能动性的同时,也能够为双减背景下的综合素养提升带来更多可能。下面就来以部编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为例,对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游戏化课堂构建展开研究,希望本文的发表能够为广大同行业从业教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高效课堂;双减政策
引言:双减政策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更是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重要阶段。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小学数学而言,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从关注学生差异和兴趣的角度入手,引入游戏教学等多元化的授课方式。在做好课堂时间分配的同时,也要从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角度入手,做好有效课堂构建的“加法”,算好课后综合训练的“减法”。真正的将游戏教学背景下的低年级数学高质量课堂建设作为教育体系创新和完善的关键点,让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成为双减政策的受益者。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关注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体验中的主观性认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容易受到个人兴趣和爱好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授课体系建设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个人兴趣与爱好的角度入手,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下不断提升学生现有学习兴趣。借助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教学方式,来进行数学理论知识向数学生活化实践应用的转变[1]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堂时间的设计和规划,以学生的关注点和学习兴趣入手,开展生动的游戏渗透,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更好的去思考、去强化对各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在“东南西北”相关方位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录制微视频的方式,让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在视频的帮助下完成手工作品“东西南北”的制作,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将孩子们所恐惧甚至厌烦的“课前预习作业”转化成为一种DIY的设计应用,在趣味的教学导入中、在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中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或者游戏中的作用,帮助孩子们能够将“东、西、南、北”的方位概念进行一种立体而又清晰的认知,且在这种基础上也可以在这个手工玩具中,寻找到“东北、西北、南北”等概念,对“四面八方”这个成语进行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一种最为开放的教学理念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和学习体验。在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紧跟教师教学思维,从基础上、从根本上提高现有教学质量和课堂利用效率,借助更加立体的学习体系和教育知识构建来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可以轻装上阵、完成具体的数学综合素养提升。
传统理念下的低年级小学数学教育模式,更加倾向于教师的“一言堂”和“填鸭式”教学引导,虽然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方式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看到学生成绩的明显提升,但是从长远来看却并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为了缓解这种局面,双减理念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育体系构建,一定要从“提质增效”的角度入手,在深化学生对各种数学概念进行掌握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自主探索水平[2] 。一方面,教师要从冗余的重复性作业中挣脱出来,让孩子们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各种兴趣和爱好的深入学习;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在体验教学的作用下激发学生的内在自主探索水平。
例如在进行“两位数加减法”的相关内容学习中,数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角度入手,帮助孩子们总结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首先要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运用‘见9就加1、见8就加2、见7就加3、见6就加4、见5就加5、见4就加6......’的补数口诀进行个位数的运算,而在十位数的计算过程中则是要牢记‘十位减1再相减’”,相信在这种妙趣横生的口诀记忆游戏中,每一名低年级的小学生都能够在体验式的教学引导下,更好的完成自主探索,并且能够掌握一种归纳、总结的能力。在体验中、在自主思考中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化理解和理念创新,站在教师的肩膀上来总结、完善、梳理更好的学习体验,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数学综合素养提升而努力。
三、通过多元化教学体验巩固复习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构建,还要从减少学生各种课后作业压力的角度入手,在不断完善学生认知体验和学习效率的同时,激发其内在的认知水平和主动性,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竞争精神。从教师的引导中更加关注现有数学课堂学习内容的深度延伸,在思考中在提升中更好的巩固、吸收与应用。例如在进行“数学广角-搭配”的相关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摆放一件红衣服、一件绿衣服、一条红裤子、一条绿裤子、一条黄裤子,通过“给布娃娃换装”的方式来做好与“搭配”相关的数学训练,在综合利用各种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发挥其内在认知体验和能动性,更加巩固、扎实的实现对数学体系的理解和认知,为减轻其课后作业负担提供共良好支持。
此外,在对低年级的学生开展游戏教学的时候,教师也要从构建科学的探索形态入手,通过提出口答问题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渗透和导入,力争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时间上,做好相关数学知识要点和难点的归纳与梳理,在真正掌握和活学活用后拥有更多的课余时间而努力,例如在进行“口算”训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所属班级同学的口算质量,要求错一个以下的同学不再布置本日的口算作业;错2-3道题的孩子们则是要完成10道题的口算打卡;错4道题以上的要做50道口算作业。相信在这种课后作业的布置下,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竞争精神的作用下,加快前进的步伐,在确保准确率和做题效率的同时,主动争取更多可以自由支配和课余时间。
总结: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理念的提出不仅可以为义务阶段的孩子们提供了更多课后提高自己的空间,同时也能够在举一反三的学习体验中得到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发展。每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都必须要从学生实际学情角度入手,不断完善现有教学方式和教学体系,真正的让双减理念在学生们的日常学习中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 陆敏洁. 基于双减背景下的低年级小学语文游戏化课堂构建.[J].第二课堂.2021(11):2.
[2] 陈磊.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J].启迪与智慧:下.20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