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形结合应用的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尤其是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认知能力尚处于发展初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和知识往往难以理解,而对于形象化和具体化的内容则更容易接受。因此,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低年级中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旨在探讨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低年级中的应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DOI
作者杨小丽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3年5月第10期
出版日期2023-10-10(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形结合应用的研究

杨小丽

丰都县融智学校  4082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尤其是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认知能力尚处于发展初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和知识往往难以理解,而对于形象化和具体化的内容则更容易接受。因此,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低年级中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旨在探讨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低年级中的应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形结合,应用

一、“数形结合”教法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作用

数形结合的教法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有重要作用。对于刚刚进入小学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更依赖于直观形象思维。因此,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种作用:

1. 帮助理解概念。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直观的图形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数学概念,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的数与物的对应关系教学中,借助图画这一直观而形象的物体,建立起形的模型,再慢慢的引导学生通过数数、写数来建立起数与形的对应关系。

2. 拓展思维。通过数形结合,学生可以将复杂难懂的问题具体化、简单化,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问题,从而更容易地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例如,在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时,可以通过数轴将数字的大小直观地表现出来,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哪个数字更大。

3. 激发兴趣。由于低年级学生对图形的兴趣较大,因此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通过用图形表示数量的增减,可以让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二、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形结合应用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揭示数形结合思想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新的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学内容更加接轨实际生活,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在遇到复杂问题时,通过将问题转化为图形,快速找到解决方案。

在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以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教学。比如,教学生“比较大小”的时候,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圆片或者小方块来代替数字进行比较。例如,要比较“5比3大还是小?”时,教师可以先拿出5个小圆片放在桌子上,然后再拿出3个小圆片放在桌子上,让学生比较这两个数字的大小,多了两个圆片,所以5大于3。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数字大小的概念,还能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可以有效地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尤其是对于实施数形结合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图形、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动化,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授“认识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图形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各种图形。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图形的拼接和组合,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此外,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授“加减法”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一个故事情节,故事情节中有一个小松鼠在摘松果,另一个小松鼠在放松果。通过这个故事情节,教师可以引出加减法的概念,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小松鼠摘松果和放松果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三)运用生活化教学,开展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小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和压力逐渐增大,但他们对学习的意义却往往认识不足。尤其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无法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就不利于学生增强自身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数形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而引导学生找到学习方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以 “认识钟表”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将数形结合的方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线段图,将这条线段分为12个等份,代表一天的12个小时。然后,教师告诉学生每个小等份代表一个小时。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时间的概念,并对时间产生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规律,比如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刚才的线段图再分为40个小等份,每个小等份代表一分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时间的概念,并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提供自我探索机会,感受数形结合思想的魅力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成为小学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小学生能够在数学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数学学习与探索。将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转变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中心,让小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小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学习,亲身体验探索知识的乐趣,也会在自主探索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低年段小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索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将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进行举例,让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教师所举的例子,然后再结合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将数形结合思想灵活地应用,从而更好地将问题解决。

例如,在学习 “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不同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图形的特点,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圆形、正方形或三角形。这样不仅让学生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图形进行拼接,通过不同的组合形式,组成一个有趣的图案,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这种自我探索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数形结合思想的魅力,从而更好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瑞芳.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对策[J].新课程(教研版), 2021, 000(005):70.

[2]田跃龙.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形结合应用的研究[J].视界观, 2020, 000(024):P.1-1.

[3]姚雅.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形结合应用的研究[J].科学咨询, 2022(11):182-184.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