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提高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对此本文提出了三个策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些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文章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解读,阐述了这些策略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DOI
作者李明林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5月第10期
出版日期2023-10-10(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课标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李明林

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徐寨小学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提高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对此本文提出了三个策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些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文章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解读,阐述了这些策略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学习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提高课堂有效性的角度,提出了三种教学策略,希望能为一线教学提供参考。

   一、科学安排进阶,形成有序结构

结合相关新课标要求可以发现,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应当做到“科学安排进阶,形成有序结构要想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在充分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征的基础上对学习进阶进行合理安排。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从浅至深、从易至难;另一方面是学习活动从简单至综合。

以人教鄂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庭用电》为例,首先,从学习内容上看,本单元从“手电筒的秘密”开始,逐步深入到“开关”、“电路出了什么故障”和“电与我们”这些更复杂的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是在前一个主题的基础上,逐步深化和拓展的。通过揭示“手电筒的秘密”,学生了解到了电能的存在和基本用途,为后续学习“开关”和“电路”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其次,从学习活动上看,单元也是从简单的观察和讨论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例如,为了了解“电路出了什么故障”,学生需要自己动手搭建电路,观察不同电路的工作状况,甚至解决实际存在的电路故障问题。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通过科学地安排学习进阶,形成有序的课程结构,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欲望的充分激发。鉴于此,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一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

在新课标下,小学科学课堂需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是探究;二是实践,促使他们都能主动参与其中。并且,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也要对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予以高度重视,引导全体学生对所学知识以及方法加以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旨在从源头上增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人教鄂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小建筑师》为例,教师可以以建筑中的材料和结构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建筑的基本知识,并结合实际,设计和制作建筑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和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还需要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出稳定和美观的建筑结构,然后动手制作出自己的建筑模型。这样的活动,不单单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还提升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从学习方式上看,本单元对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予以了广泛关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科学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加以反思以及运用,这样才能提高其学习质量。例如,在设计和制作建筑模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创新的想法,在这过程中,也要给予每个小组足够的关注,这样的多方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参与度。

总的来说,通过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可以实现对学生求知欲望的充分激发。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一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构建素养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综合评价体系的核心在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不仅注重结果评价,还侧重于过程评价以及增值评价,对学生在探究以及实践期间的实际表现状况予以高度重视,能够让评价的各种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出来,关注个人差异,优化与完善学习过程。

以人教鄂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第二单元《溶解与分离》为例,学生需要了解盐和糖的溶解,把盐析出,将盐和糖分离等一系列科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结果评价,了解学生对盐和糖溶解、分离等科学现象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但是,这只是评价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通过过程评价,深入了解学生在实验探究和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例如,学生在实验中是否能遵循科学的方法,是否能独立思考,是否能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进行增值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改善。如果一个学生在开始时对实验过程有些困惑,但在教师的引导和自我努力下,能够逐步掌握和理解,这就是一个明显的进步。这种增值评价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学习,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还应对信息技术手段加以运用,强化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记录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评价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增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一是对进阶进行合理安排;二是激发学习动机;三是构建素养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基于这些策略的有效引导下,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这些策略,让我们的教学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蒋丽. 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 学周刊,2022,2(2):119-120.  

[2]乔祥贵. "以生为本"视角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思考[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13):113-115.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