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探析
范希平
福建省寿宁县第二中学 355501
摘要:高中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重要基石,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单元教学逐渐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新趋势。它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更立体的方式重新定义了高中语文的教学方式。大单元教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整合性,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本文将深入探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共同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引言:高中语文教学中,大单元教学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它以单元为单位,依据学科标准,围绕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展开教学活动。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如何设定目标、制定主题和分析大单元内容,以更好地运用大单元教学策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语文素养。
一、建构大单元目标,分层实施
在实施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并围绕目标进行分层教学。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为例,这一单元主要涉及古代诗歌的鉴赏与理解。教师可以将“初步感知、深入理解、鉴赏与评价、创作与实践”作为教学目标,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古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通过对本单元《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诗歌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古诗的韵味和情感基调,培养对古诗的语感。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范读、领读等形式帮助学生正音断句,掌握朗读技巧。
其次,在学生对古诗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通过对诗歌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对诗歌内涵的深入挖掘。
再次,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在学生对诗歌有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比较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赏析和评价。学生可以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意象意境、表现手法等,探究诗歌的美学价值。这一阶段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审美情趣。
最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生可以尝试创作简单的诗歌,将所学的诗歌鉴赏技巧和文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教师可以组织诗歌朗诵会、创作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创作与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
二、制定大单元主题,聚焦核心内容
在制定大单元主题时,教师需要聚焦核心内容,确保主题与教学任务紧密相关,并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核心内容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文情感的表达。通过聚焦这一核心内容,教师可以制定“自然与人文:情感与景色的交融”这一大单元主题。
在这个主题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每篇文章中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相互关系。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教师可以通过聚焦作者朱自清如何通过细腻描绘荷塘月色来表达内心的苦闷和追求自由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自然景色对人文情感的影响。在《故都的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郁达夫如何通过描绘故都秋色来表达对故都的眷恋和怀旧之情,进一步理解人文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相互呼应。在《囚绿记》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陆蠡如何通过对绿色植物的描绘来表达对生命和自由的渴望,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通过聚焦核心内容并制定具有指向性的大单元主题,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与人文情感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分析大单元内容,深化内涵
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对大单元内容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单元内容,深化内涵,完成文本的多向解读,更好地把握同类文本的不同特色。
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包括《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三篇文言文。这三篇文章虽然都是历史叙事文,但它们在叙事技巧、人物塑造和思想内涵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首先,在叙事技巧方面,三篇文章各有千秋。《烛之武退秦师》以巧妙的言辞和外交手段为核心,展现了烛之武的智勇之举;《荆轲刺秦王》则以惊险刺激的情节为主线,展现了荆轲的英勇壮举;《鸿门宴》则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情节设计,展现了楚汉相争的历史画卷。其次,在人物塑造方面,三篇文章也各具特色。《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形象饱满,以其智勇双全的特点为核心;《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则以英勇无畏的形象深入人心;《鸿门宴》中的人物形象更是栩栩如生,各具特点。最后,在思想内涵方面,三篇文章也有所不同。《烛之武退秦师》强调了国家利益和外交智慧的重要性;《荆轲刺秦王》则展现了反抗暴政的英勇精神;《鸿门宴》则揭示了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深入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文本,完成文本的多向解读。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同类文本的不同特色,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共同致力于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水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受益。
参考文献:
[1]李春红.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学语文,2023,(22):103-104.
[2]曹晶晶.高中语文学科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J].高考,2023,(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