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室内课程教学研究
米子睿
怀化市河西小学 418000
摘要:“双减”政策的出台,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开始发生转变,从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变为“素质教育”模式。在体育教学方面,这对学生未来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体育课教学的难度,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升,体育教师必须要对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有效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室内课程教学进行探索。
关键词:“双减”教育;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小学阶段体育课程是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各小学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素质。体育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除了在室外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体育知识素养。
一、转变观念,认识体育教育重要性
体育教学的发展离不开教师观念的转变,只有转变体育教育观念,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质量提升。首先,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目前我国对学生身体素质重视程度不够,只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忽略了体育课对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的重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体育教师要认识到体育课教学在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将体育课教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研究,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师在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要认识到体育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体育老师在进行体育活动前应该开展理论教学课程,室内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发生意外,充分发挥教师作用。老师在课堂上演示正确的运动姿势或器材的正确的使用方法,学生加以练习,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进行体育课程的有效性。体育老师需要摒弃妥协的思想,其他课程不应该占用体育课的时间,教师也要改变学生在体育课上散漫的学习态度,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升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相应培训活动,让自己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要在教学理念上进行创新,可以学习文化课的考试制度进行测验,这样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帮助学生学好体育理论知识。室内课堂教学可能会减弱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这时就需要教师积极的修改上课方案,对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时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去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该多关注学生们身体发育情况以及心理发展状况。只有对学生们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才能更好地制定出适合学生们学习和成长的教育方案。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终身体育意识、健康意识以及终身锻炼习惯。通过室内体育活动可以使同学们认识到终身锻炼对学生成长发展带来的好处,并激发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各体育老师要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学校教研活动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改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课堂的参与者。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课堂主体完全交给学生,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然而在“双减”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就必须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在开展体育运动课程前,教师可以首先进行一节室内理论课程的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体育运动,为室外体育运动的安全展开打下基础。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学生对比赛机制的上课形式更加感兴趣,并能帮助教师提高学生上课的专注力。
例如,在“跳绳”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跳绳教学作为一种游戏活动进行开展。在体育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认识跳绳的来源发展历程。利用游戏环节带领学生认识跳绳的使用方法,并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选择出最喜欢的几种跳绳的玩法。教师可以在室内教学时让学生自由分组,这个分组决定了下节室外活动课程的小组比赛,每个组可以选择单脚跳绳和普通跳绳两种不同比赛方式。最终通过成绩排出名次,教师给予比赛奖励,充分提高学生积极性。由于在室内体育课中引入了游戏环节,因此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这让学生对体育课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要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来对有效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室内课程教学进行探索。通过对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体育教师可以发现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要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来对有效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室内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侯丽娟. 如何上好体育室内课浅谈[J]. 读与写(上,下旬),2014(20):285-285.
[2]王秀. 浅谈如何上好体育室内课[J]. 家教世界,2014(2):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