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开展
李勇 四川省广汉中学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开展方法。阐述了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强调其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了构建有效数学情境的策略与方法,包括选择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设计层次递进的问题链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等。探讨了落实情境教学的实践途径,提出了课堂实施、课外延伸和评估反馈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教学策略
一、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高中数学情境教学能够有效地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情境教学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逐步提高,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培养其数学建模能力。
情境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动力和学科自信心。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情境教学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构建更加生动、有趣和富有成效的数学课堂。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构建有效数学情境的策略与方法
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相契合的实际问题作为情境的切入点,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自然引入相关数学概念。设计层次递进的问题链至关重要,通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问题序列,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和探索。这种设计需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保持适度挑战性的同时,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够跟上思维节奏。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可以极大丰富情境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如动态几何软件和大数据分析工具等。创设开放性和探究性的数学情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决方案,有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在情境设计过程中,教师需注意将数学知识点有机融入情境中,避免“为情境而情境”的形式主义倾向。还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情境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当注重情境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及时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使之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适应,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
以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为例,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出发,设计一个关于学校社团活动的情境。比如,假设学校有多个社团,如数学社、文学社、体育社等,每个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加入一个或多个社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和表示这些社团的成员组成?如何表示既参加数学社又参加文学社的学生群体?如何表示至少参加一个社团的学生集合?通过这些问题,自然引入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子集、交集、并集等基本概念。设计一系列递进的问题:如果要组织一次跨社团的活动,如何确定参与人数的上下限?如何选择活动场地以满足不同规模的需求?这些问题将集合的概念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认识到集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引入集合的数学化表示,如集合间的运算,帮助学生建立起直观认识和抽象思维之间的桥梁。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不仅使抽象的集合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的概率统计、函数等概念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落实情境教学的实践途径与评估反馈
在实践途径方面,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分析和解决过程。课堂实施中,教师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归纳总结数学方法,提炼数学思想,培养核心素养。课外延伸活动同样重要,设计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实践任务或研究性学习项目,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更广泛的实际问题中。在评估反馈方面,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采用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能力,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教师应及时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反馈,据此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优化情境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应为教师开展情境教学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如组织教师培训、建立教学资源库、提供技术支持等,为情境教学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以高中数学“集合的基本运算”为例,设计一个模拟大学招生的情境来落实情境教学。提供一所虚拟大学的招生数据,包括不同专业的报考人数、录取分数线等信息。引导学生利用集合的基本运算来分析和解决与招生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计算同时符合多个专业录取条件的考生人数(集合的交集运算),或者确定至少满足一个专业录取条件的考生总数(集合的并集运算)。在实践过程中,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负责不同的专业或运算,然后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集合运算的理解,还能培养其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在课外延伸活动中,鼓励学生收集真实的大学招生数据,运用所学的集合知识进行分析,并撰写研究报告。这样的项目式学习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集合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在评估环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贡献度、问题解决能力和研究报告质量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如探讨如何优化招生策略以提高录取效率等,以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反思自己和同伴的学习过程和成果。通过这种全方位的评估反馈机制,不仅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对集合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开展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数学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其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构建有效的数学情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选择适当的问题,设计层次递进的问题链,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在实践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建立科学的评估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朦萌. 浅谈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开展[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3):29-31. DOI:10.3969/j.issn.1008-0333.2023.3.xlhjtyj202303010.
[2] 魏亮晶. 浅谈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开展[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2):6.
[3] 崔嘉乐. 浅谈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开展[J]. 文渊(中学版),2021(10):3907-3908. DOI:10.12252/j.issn.2096-627X.2021.10.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