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摘要 【摘要】摘要:本文围绕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进行深入探究。首先,本文强调创设多元问题情境,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物理观念。接着,通过构建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物理模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最后,强调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并旨在通过此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DOI
作者李硕奇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1期
出版日期2023-11-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李硕奇

青海省西宁市五一学校  810000

摘要:本文围绕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进行深入探究。首先,本文强调创设多元问题情境,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物理观念。接着,通过构建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物理模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最后,强调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并旨在通过此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随着现代教育背景的变化,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的关键词,它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如何结合这一背景构建高效的课堂,使学生能够真正吸收知识并培养科学素养,成为了本文关心的焦点。当前单一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探索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设多元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树立物理观念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多元问题情境对于引导学生树立物理观念至关重要。多元问题情境的设立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问题情境,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规律和原理,从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多元问题情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或实例,它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分析和探索,从而达到深化理解和巩固知识的目的。同时,当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遇到困难或疑惑时,教师应该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挑战,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从中受益,真正地树立起对物理的正确观念。

以教学“运动的快慢”为例,教师可以首先设计一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比如在一个公园里,有人骑车、有人慢跑、有小孩子在玩耍,哪一个的运动最快?这样的情境能够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运动的快慢,是通过直观的判断,还是有具体的量化方法?此时,学生可能会想到速度这个概念。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实际测量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深入地理解速度这一概念,还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测量和计算能力。最后,当学生完成所有的实验和计算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结果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物理观念的理解。

构建生活化物理模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物理模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生活化的物理模型使得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更为具体和直观,从而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通过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经验相结合,可以刺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而当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看到、感受到物理现象时,他们更容易形成深入、持久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生活化的物理模型不仅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面对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或现象,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预测和解决,从而锻炼和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

以教学“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验,如使用不同的物体和材料敲打或震动,观察其产生的声音特性。接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讨声音产生的原因,指出物体震动是声音产生的关键因素。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准备几个声音传播的实验,例如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声音,如空气、水和固体,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观察和记录,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最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原理,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形成对声音的科学认识。

三、强调科学实验观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强调科学实验观念对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实验作为一种直观、互动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从实践中直接体验物理现象,从而更为深入地理解物理概念。此外,科学实验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当学生亲自设计和进行实验时,他们不仅可以验证已学的知识,还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并寻找答案,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科学实验观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活动,积极探索和实践。

以教学“熔化和凝固”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相关的实验活动。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物质,如蜡烛、巧克力和冰块,让他们观察和记录物质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例如为什么某些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同,或者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规律。然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如改变加热或冷却的方式,探讨不同条件下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特性。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发现,同时与他们讨论熔化和凝固背后的物理原理,进一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认识。

结束语

经过深入探究,本文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面向未来,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与生活的结合,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培养其创新意识。希望这些策略能为教师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引导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实现更高的层次,培育出更具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周旭光.核心素养视阈下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意义与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 2023(10):150-151.

[2] 田玉霞.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6):3.

[3] 刘路标.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2(9):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