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

摘要 【摘要】摘要:历史学科是让学生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途径之一。新时代教育改革在不断的深化落实中取得了有效的成果,不仅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针对传统教育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调整与创新,各类优秀的教学手段不断涌现而出,本文主要介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DOI
作者伍建群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0期
出版日期2023-10-10(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

伍建群   

仁寿县青岗乡初级中学校

摘要:历史学科是让学生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途径之一。新时代教育改革在不断的深化落实中取得了有效的成果,不仅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针对传统教育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调整与创新,各类优秀的教学手段不断涌现而出,本文主要介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高;策略

传统历史教学往往依赖于大量的文字和书面材料,对于初中生来说,有时可能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育改革中根据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针对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缺乏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及过于整体的灌输式教学等现象,逐渐得到了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因此,优化初中历史教学受到了关注和研究。

   一、通过史料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生历史学习中必备的一项能力,但以往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学的基本方式也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表面上记忆历史文字,并不能开展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史料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热情进入学习,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使学生能够能主动地参与到史料的搜集、辨别、分析等过程中,可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在学生搜集史料过程中,不仅可以有助于学生对史料的搜集方式进行掌握,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对于史料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较展示的部分史料,而是掌握了主动获得史料的方法。而在学生分析史料的过程中,可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得到双重提升。

二、引入信息技术资源易于学生理解记忆

信息技术教学运用了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元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以往的教学方式相比较的话,信息技术可以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现的更加生动和形象,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记忆。通过丰富的信息技术内容,可以让学生在眼睛和耳朵中更有趣,有吸引的学习历史知识。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将历史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地展现出来,这样的方式更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信息技术教学还可以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实例的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在初中历史课堂优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件,通过搭建虚拟实境平台为学生提供具有历史场景的体验。

例如,在进行《古代亚非文明》的教学时,对于《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的教学,就可以利用虚拟VR技术或是3D投影技术制作相应的微课课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虚拟场景,直观的了解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等国家的社会人文,从而更好的掌握其中的历史文化思想,增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吸收,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境技术,在沉浸式的环境中参观历史遗迹、重要历史地点,甚至可以模拟历史事件的参与者角色,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三、引导合作探究,提升学科教学有效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广大教师的影响越来越深,由此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其中,合作学习法便是践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很好体现。因而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基础上,通过实施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历史知识的分析探究。

如,在进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导入这四幅图:隋朝和唐朝的疆域图、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及辽、西夏与北宋的形势图,随后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图片,并讨论在这一时期中国形势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紧接着教师在针对本科教学重点即“辽、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引入相关的历史信息,让学生合作探究,进一步了解契丹的兴起,辽、宋边境贸易,以及宋、夏之间的战与合。最后,教师进行课堂小结,针对学生合作探究中存在的问题答疑解惑,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能明白各族人民要友好相处的道路,厚植家国情怀。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从而提升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有效性。

四、使用图说历史解析,设计图说历史活动

图说历史可以作为解析历史事件的有效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图像和文本,引导学生对历史中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解析,帮助学生去深刻体会历史事件。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包括个人作业、小组讨论、展示报告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图说历史的制作和分享中来,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例如,进行美国独立战争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用图说历史的方式展示波士顿茶叶事件的图像,并配以相关文字说明,引导学生探讨事件的原因、参与者的意图以及对后续独立运动的影响。又或者在学习古代中国著名历史人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收集相关图像和文字资料,制作图说历史的作品,并在班级内分享,增进对不同历史人物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王丽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界,2022(34):65-67.
  2. 孙洁.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课堂中史料的应用模式[J].天津教育,2022(28):90-9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