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摘要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新的契机,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在双减政策下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科学设计作业内容,并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本文围绕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意义、内容构建和质量保障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应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精心设计趣味性与科学性兼备的作业内容,建立家校合作与督导评价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DOI
作者祝翠翠
机构地区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4年18期
出版日期2024-10-18(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祝翠翠

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道学士小学 315000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新的契机,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在双减政策下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科学设计作业内容,并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本文围绕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意义、内容构建和质量保障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应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精心设计趣味性与科学性兼备的作业内容,建立家校合作与督导评价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双减;小学体育;家庭作业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意义

双减政策旨在从根本上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这一背景下,小学阶段的体育家庭作业更应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延伸和补充。科学设计的体育家庭作业,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育家庭作业有利于巩固课堂所学,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小学体育课时有限,课堂教学难以全面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布置合理的家庭体育作业,学生通过练习和探索,不仅可以加深对课堂所学运动技能的掌握,还能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主动建构体育与健康知识体系,体育家庭作业能够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设计趣味性与挑战性兼备的作业内容,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有助于学生热爱体育运动。长此以往,学生便能逐步养成自主锻炼的好习惯,为其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体育家庭作业为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运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在完成体育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学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增强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家庭作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体育家庭作业是构建家校体育共育格局的重要抓手。体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更需要家庭的参与和支持。通过精心设计体育家庭作业,教师引导家长参与到学生体育学习的全过程,家长的参与不仅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还能增进亲子感情,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意义重大。科学设计并有效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对于学生巩固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培养合作意识等都具有积极作用,是学校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校和教师应高度重视体育家庭作业,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完善质量保障机制,切实发挥体育家庭作业的育人功能。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构建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设计应遵循减负增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实践体验等基本原则,紧密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精心编排作业内容,力求达到趣味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教师应深入分析学情,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设计作业。作业内容要紧扣当前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有效衔接课内外体育学习。同时,要关注作业的可操作性,提供明确的练习指导,精选学生力所能及又略有挑战的练习任务,避免失之过易或过难,小学生好奇心强,自控力较差,需要寓教于乐。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广泛吸收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游戏、练习方式等,设计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作业内容。如利用棋类、球类、田径、体操等多种运动元素,设计跳绳、投壶、踢毽等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体育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亲身参与体育活动,才能真正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因此,体育家庭作业内容设计应以动作练习、能力培养为主线,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感悟。如借助家用器材进行力量、柔韧训练,或线上学习完成规定套路,在运动中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做到学以致用,体育家庭作业还应融入德育内容,发挥体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如引导学生观看体育健儿拼搏进取、争创佳绩的视频,分享运动中团结协作、坚毅不屈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体育精神,激励学生刻苦训练、勇于进取。又如布置学生与家人一起进行亲子运动会之类的互动性作业,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中培养责任心和合作意识,教师还要合理把控体育家庭作业的难度和数量。严格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区分基础性、拓展性作业,既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又要防止给学生造成过重负担。同时把握好作业总量,科学安排作业时间,一般控制在每周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确保学生有充足时间休息娱乐。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质量保障

小学体育家庭作业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单靠教师精心设计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构建一个多方协同、常抓不懈的质量保障机制学校、教师、家长形成合力从作业布置到作业完成进行全流程管理体育家庭作业的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发挥学校要把体育家庭作业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将其与体育课教学有机结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作业管理制度。要明确规定教师布置作业的具体要求如作业次数、时长、内容等并加强教学管理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作业设计和布置中存在的问题为体育家庭作业的有效实施提供坚实保障在布置作业前教师应向学生讲解作业的目的、内容、要求帮助学生理解并接受作业任务。布置作业后要通过班级群、家校互动平台等渠道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答学生疑问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针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共性、个性问题适时调整作业内容。

家长要积极参与创设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家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观念纠正重智轻体的片面认识支持鼓励孩子完成体育作业。在时间安排上为孩子留出必要的体育锻炼时间提供必要的运动场地和器材。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积极引导必要时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参与以提高孩子的参与兴趣创新评价方式也是保障体育家庭作业质量的重要一环。教师评价要突破结果导向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态度、能力表现。可引入学生自评、互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同时发挥家长评价的重要作用双向了解学生作业完成的具体情况教师根据实际调整评价标准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和指导。另外学校还可与当地体育主管部门、青少年宫、体育培训单位等合作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能测试提供支持以检验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的成效。

 

结论: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小学体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体育家庭作业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于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内容设计要遵循减负增效原则,兼顾趣味性与科学性,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发挥体育综合育人功能,还要建立以学校统筹管理为引领,师生互动、家校配合、过程评价于一体的质量保障机制,形成推动体育家庭作业有效实施的工作合力。

 

参考文献

[1]孙晓光彭丽娜崔婷.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学校体育202342(08):85-86.

[2]米小飞.“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路径研究[C]//中国智慧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2023年智慧城市建设论坛上海分论坛论文集.东方学校;,2023: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