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 【摘要】摘要: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其中红色文化经久不衰,值得当今的青少年学习和传承,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和法治意识,而将红色文化融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够很好的体现红色文化的价值,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课程内容与红色文化更好的衔接在一起,让学生通过红色文化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本文阐述了红色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
DOI
作者蒲姿英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6月第11期
出版日期2023-11-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

蒲姿英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马岭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其中红色文化经久不衰,值得当今的青少年学习和传承,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和法治意识,而将红色文化融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够很好的体现红色文化的价值,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课程内容与红色文化更好的衔接在一起,让学生通过红色文化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本文阐述了红色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红色文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顾名思义,是要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为教学目标,作为学科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达到这一目的。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文化是传统的,更是经典的,这是革命先烈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创造的精神资源,将红色文化和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在一起,能够相辅相成,发挥二者最大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很多学生不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以及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将红色文化更好的融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领略红色文化的魅力,深度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主动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提升学生的德育品质。

一、穿插红色故事,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这门学科存在着错误的看法,他们认为学习这门学科,主要是背诵和理解课程内容,其实不然,开设这门学科的意义是为了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有正确的是非观。而传统教师的说教方式并不能达到这个目标,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红色故事的力量,大家都知道,我们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源于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红色故事,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思想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内容时,在社会和生活压力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初中生不珍视自己的生命,出现自残等不良的行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向同学们讲述革命先烈在抗日战争中流血牺牲,受伤后仍不放弃生的希望,渴望活下来的红色故事。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让学生明白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也能够让学生对生命有重新的审视,获得敬畏生命的勇气和想法。相较于枯燥的说教模式,在道德与道义教学中穿插红色故事,能够从知识和情感两方面打动学生,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二、播放红色电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初中生不愿意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这门学科缺乏趣味性,无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播放红色电影,通过生动的电影情节,活跃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和道德法治的理解。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的内容时,由于生活在和平年代,大多数初中生又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比较自我,没有国家的概念和意识。国家国家,先有国,才有家,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要明白国家利益至上的道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爱国主义的红色电影,了解不同时期人民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无私奉献的故事,以此来打动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此同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播放红色电影,既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红色文化,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组织红色活动,增强学生的德育内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有理论知识,还可以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德育内涵。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的内容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够让学生勇于承担,敢于担当,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可以组织红色主题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慰问抗日老兵,在与抗日英雄接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觉的学习抗日英雄身上的传统美德,反思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改变自己错误的思想观念。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和福利院做义工,了解社会百态,培养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勤俭节约,关爱他人的道德素养。通过开展这种红色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红色文化的力量,自觉的承担个人和社会的责任,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教学意义,增强学生的德育内涵。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红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

结束语

初中生的心智没有完全成熟,看待事情比较片面,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更有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继承和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最大程度上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与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晓菲. 红色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 文理导航,2021(28):74-75.

2]钟冬梅. 将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研究[J]. 中学政史(教学指导版),2021(4):83-84.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