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背景下做好幼儿入学准备的实践探究
张晓艳
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幼儿园 安徽省蚌埠市 233000
摘要:探讨如何有效地为幼儿入学做好准备,首先阐述了“精准”领会精神的重要性,强调了科学准备的必要性,通过课程园本化的实践,具体探讨了调整作息时间、教师“走班制”、区域设置调整、主题教学及重视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实施,最后文章强调了多方协同合作的重要性,以实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科学准备。
关键词:幼小衔接;科学准备;课程园本化
一、“精准”领会精神,明晰科学准备
在幼小衔接这一教育转折点上,“精准”理念的应用至关重要,它不仅意味着教师需精确理解幼儿的发展阶段和个性化需求,还涉及如何科学地制定和实施教育计划,精准理念的核心,在于深入洞察每一个幼儿的特点,从而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内容,确保幼儿平稳、顺利地过渡到小学阶段。在“精准”理念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差异化的教育方案,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孩子,不仅加强语言和数理的基础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技能,通过模拟小学的课堂环境,让孩子们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课堂规则,特别强调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定期举办家长讲座和研讨会,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与教育问题,确保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无缝对接。
此外精准理念还体现在对幼儿个性化关注上,在另一项实践中,教师们通过观察记录和个别交流,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及学习风格,基于这些信息,教师们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支持孩子,如为热爱画画的孩子提供更多的美术资源,为活泼好动的孩子设计更多户外活动。在精准理念的指导下,幼儿园不再是单一教学模式的执行者,而是成为了理解、支持和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发展的引导者,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园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不仅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发展,也为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了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课程园本化,实化科学准备
在“幼小衔接”的背景下,课程园本化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创新实践,它旨在通过将课程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实现更加贴近幼儿需求的教育。首先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至关重要,适应小学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适应更为规律且可能更为紧张的作息时间,某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物钟,合理安排午睡和活动时间,以此来模拟小学的作息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在进入小学前就能逐渐适应更为紧凑的学习生活。实施教师“走班制”能够提升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这种制度下,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幼儿的兴趣爱好走进不同的班级,进行特色教学,音乐老师可能在多个班级之间轮换,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这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学习内容,也为他们适应小学中可能遇到的不同教师教学风格做好了准备。创造性地调整教学区域设置也是课程园本化的重要方面,通过划分不同功能的学习区域,如阅读区、探索区、艺术区等,孩子们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和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区域设置的变化不仅使教育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还帮助孩子们学会在不同环境中适应和学习。主题教学是另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式,通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组织一系列活动,孩子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探索一个概念,围绕“植物的生长”这一主题,可以包括观察植物生长、绘制植物图画、学习相关歌曲等活动,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主题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综合思考能力。重视幼儿各项能力的培养是课程园本化的核心,这包括社交能力、情感表达、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游戏,孩子们可以学习如何与同伴沟通和协作,这对于他们未来在学校中的社交活动至关重要,通过艺术创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孩子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三、多方协同,实现科学准备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实现科学准备不仅是教育机构的任务,更需要家庭、社区和政策制定者的共同努力,首先家庭的作用不容忽视,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至关重要,父母可以通过阅读故事书、参与亲子游戏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和社交技巧,在某研究中,家长定期参与孩子的学前教育活动,结果显示孩子在进入小学时,适应能力明显高于那些缺乏家庭支持的同龄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紧密合作也至关重要,通过开展联合活动,如教师互访、联合家长会等,可以让幼儿在心理上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幼儿园与邻近小学共同开展一系列的“适应周”活动,包括让幼儿参观小学教室、与小学老师互动等,有效地缓解孩子们的入学焦虑。社区资源的整合也不可忽视,社区中的图书馆、文化中心、体育馆等,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宝贵资源,社区通过组织周末亲子阅读俱乐部,不仅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加强家长对于儿童早期教育的认识。
政策制定者的角色也十分关键,合理的政策可以为幼小衔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某地政府推出的“幼小衔接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鼓励幼儿园和小学开展合作项目,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科技的应用也为幼小衔接带来了新的可能,现代教育技术,如在线学习平台和教育软件,可以作为连接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桥梁,在这个数字时代,孩子们通过互动式学习应用,不仅可以在家中学习新知识,也能与同龄人进行远程交流和合作,为进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多方协同合作是实现科学准备的关键,家庭、学校、社区及政策制定者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多元的成长环境,确保他们能够顺利、自信地步入小学阶段,通过这样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帮助孩子建立起坚实的学习基础,也为他们的未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开端。
结论:总结了幼小衔接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并强调了采用科学、多元化方法的重要性,呼吁通过多方协同,包括教师、家长和社会等,共同努力为幼儿打造一个顺畅、健康的成长环境,最终以积极乐观的语气鼓励所有教育参与者为幼儿的未来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黄慧兰. 幼小科学衔接背景下幼儿教师入学准备教育观念调研报告[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1):40-43. DOI:10.3969/j.issn.2096-8531.2023.01.013.
[2] 刘丽英,陈寒. "幼小衔接"背景下做好幼儿入学准备的实践探究[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41(12):75-81. DOI:10.16276/j.cnki.cn51-1670/g.2022.12.011.
[3] 张敏. 幼小衔接: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J]. 教育,2023(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