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游戏促进幼儿发展策略
王海宁
绍兴市柯桥区柯岩新胜幼儿园 312000
摘要:自主游戏能够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知,是对幼儿性格和道德观念的初步培养。自主游戏能够锻炼幼儿的思维与科学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是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幼儿;自主游戏;重要性
“以游戏为原则的基本活动”把游戏作为对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但是,真实情况是我们越来越多的受到来自孩子父母和社会的影响,各种教学活动把孩子的游戏时间都占满了,这种迎合家长、违背孩子本性的教育教学方式,对孩子来说没有一点乐趣和自由。
一.自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有助于开发幼儿的能力在自主游戏时间里,幼儿在教师创设或幼儿自我发现的环境中开展内容丰富的游戏活动。而不论是什么样的游戏内容,都需要幼儿去积极的思考玩法,想象游戏的情节,积极地完成工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动作发展能力等。
2.有助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幼儿的游戏过程也是幼儿认知世界的过程。在自主游戏中,幼儿能主动获取各种不同的信息与知识,有些信息与知识甚至是成人所未知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感受到了自然界中的各种材质的物品,有对事物的形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丰富了感知经验与知识。
3.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培养良好习惯是幼儿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幼儿教育中,不自信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由于信息的缺失以及对外面世界的缺乏了解,大部分都是爸爸妈妈帮忙解决了,在这种模式中,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无法对外界事物进行良好的处理,自然而然的产生不自信的情况。
二.开展游戏活动过程中的现状
1.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发尊崇其自主自愿的原则进行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幼儿的娱乐天性。但是由于现存幼儿自主教学中教师能力的不统一,幼儿基本情况的差异性,在具体的实施上有较大的差异,甚至无法发挥自主游戏的效果。因此要从游戏环境创造、材料提供、角色和主题设计、沟通表达方面进行有效的综合构建,从而发挥最高的自主游戏效能。
2.自主游戏中与其说是自主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属于伪自主游戏范畴。首先,自主游戏中教师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对幼儿进行指挥,对游戏开展有过多的要求,对于幼儿的操作过于急切,因此过多的进行干预,甚至中断幼儿的自主游戏开展,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幼儿的自主自愿特点。
3.在具体的游戏环节中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的兴趣和意愿,游戏的素材、流程设计等都没有满足幼儿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和喜好进行规划,更多的是停留在自主游戏的表象,没有充分发挥自主游戏的实质。
三.促进游戏活动有效开展的发展策略
1.环境创造
充分利用教室环境和幼儿园公共环境空间资源,提供安全以及充分活动性的环境,同时为游戏的开展节约时间成本。但是要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改造的,避免单一沉闷的氛围,从分将环境设计的更加的活跃性、生动性。让幼儿将幼儿园的空间视为一种游乐场,让其心理上具有愉悦感、轻松感。
2.游戏材料投入
自主游戏中可以选择的材料尽可能的多元化,最好能够有效地覆盖所有幼儿的喜好。材料尽可能的达到生动形象化,如果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提供替代性材料。但是材料应该在性状、颜色上具有趣味性、鲜艳性,同时材料要具备安全性,不会对幼儿产生伤害,也可以发挥幼儿自身的动手能力去对材料进行制作,不可以过多的去苛求,主要以鼓励与赞许为主,有效的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3.主题选择
在游戏的主题上,要充分幼儿自身的选择,让幼儿自发的进行主题的设想与策划,做好幼儿的民意调查,充分满足幼儿的需求,减少教师个人成人判断的介入。积极让幼儿进行主题游戏相关准备工作的参与,如材料的准备、制作、摆放,游戏规则与奖励的设置等。
4.评判表达
在游戏的最终评判上,让更多的评判话语权回归到幼儿中,让幼儿自主的对游戏情况的开展发表个人的想法和意见,充分的听取幼儿内心的感受。幼儿的讲评除了幼儿自身感受到表达,也可以由教师作为一定引导,让幼儿通过教师引导性的问题,对游戏参与情况进行有效的深入感受和提炼。但是教师不要过多的去干预和打断幼儿的表达,要多以鼓励为主。对于个别问题进行适当的纠正,但是也要采用先肯定鼓励,后纠正的方式展开。切忌在众人面前过于严厉的指责幼儿,这样会打击幼儿自信心,引发幼儿厌学等不良情绪。
幼儿的自主游戏不是幼儿的自由活动,幼儿放任天性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不伤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就可以,对于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细心地观察,适当的干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游戏能够继续进行下去,教师要做一个合格的导航者、支持者、引导者。游戏结束后,教师也要注重反馈和总结,让幼儿始终保持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金荣 3-12岁儿童人格的结构评定及其发展特点的追踪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哈斯塔娜 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教师指导策略探讨[J].求知导刊,2016,(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