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摘要 【摘要】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组织数学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成效。本文从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出发,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深入挖掘,提出了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包括利用日常生活学习资源、进行游戏学习的融合、设置合理的问题,能够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学习引导的作用,提升教学的质量。
DOI
作者邓珺
出处《中国教工》2023年1月第73卷第1期(上)
出版日期2023-04-04(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邓珺

彭店乡中心小学校 628431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组织数学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成效。本文从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出发,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深入挖掘,提出了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包括利用日常生活学习资源、进行游戏学习的融合、设置合理的问题,能够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学习引导的作用,提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激发;教学策略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数学往往是学生觉得困难的科目。由于数学学科比较抽象、枯燥,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纯粹的理论学习有严重的弊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通过学习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思维模式,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应用日常生活资源、游戏、问题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利用日常生活的数学资源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新课改的小学课程中,更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探究性教学中,应该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深入挖掘数学中的生活案例,在充分地掌握数学知识基础上对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的处理和加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中的一些资源,让学生将思维打开,充分融入教学环境中学习。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方体”学习中,学生需要认识生活中的长方体,学习长方体的性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熟知的物品如:粉笔盒、牛奶盒,从而继续认识长方体的性质,这样能够对长方体有更深的理解。从思考长方体粉笔盒有几个棱到探究粉笔盒的总面积,循序渐进地开展数学课程。利用生活化的情境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体验到数学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升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

二、进行游戏学习的有机融合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个人素质和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能只通过死记硬背掌握知识,对于数学更是如此,而是应该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知识的迁移。小学数学的学习要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学习融入到游戏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一个愉悦放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年龄较小,枯燥的课堂学习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丧失了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在课堂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运用游戏导入新课,将学习内容融入到游戏中,游戏获胜者可以得到一定奖励,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速地进入课堂学习,另外在课堂中可以通过游戏来检验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果,提高课堂效率。例如,进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的教学时,可以先设定一个数,提问:2的倍数是多少、5的倍数是多少,让学生快速举手抢答,抢答答对的同学可以获得小红花奖励。通过将倍数融入游戏当中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对课堂内容进行加工,将游戏融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游戏的选择和时间的安排上,要格外注意不能放弃课堂内容的教学任务,做到时刻把握课堂重心,提高课堂效率。

三、设置适当有效的教学问题

问题是兴趣产生的来源之一,有效的提问会对学生学习产生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提出学生感兴趣的合理的问题,不但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深入把握。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对于一个模块的认识,不仅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还有利于学科知识的迁移。教师在提问过程时要注意把握提问方式、课堂情况、学生情况,能够提出合理有效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情况。例如:进行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对于上一节内容“平行关系”的掌握情况,通过举例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平行四边形,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边的特点。通过这种引导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更加活跃,积极主动地跟上课堂的节奏。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学习和把握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在课堂中提出合理且恰当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地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通过创新教学活动内容和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关键,通过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学资源、将游戏融入教学过程、设置适当的教学问题这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努力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欲望,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白美滨.增强数学兴趣,构建高效课堂——例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2(20):122-125.

  [2]孙嘉怡.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J].中国新通信,2022,24(17):179-18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