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素养落地的相关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小学数学素养的落地问题,并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分析数学素养的定义和内涵,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相关策略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需要注重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和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本研究对于改进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DOI
作者杨丽美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3年11月第22期
出版日期2023-12-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关于小学数学素养落地的相关研究

杨丽美

福建省长泰区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小学数学素养的落地问题,并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分析数学素养的定义和内涵,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相关策略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需要注重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和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本研究对于改进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养;培养策略;数学思维能力;实践性教学;学习环境

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界的关注焦点之一。数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领域内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然而,小学数学素养的落地问题一直困扰着教育界。本文旨在研究小学数学素养的落地问题,并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数学素养的定义和内涵

数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领域内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三个方面。数学知识是数学素养的基础,它包括数的认识与比较、数的运算、图形与空间等方面的知识。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素养的核心,它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数学应用能力是数学素养的目标,它是将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和方法

1.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提高数学素养的关键。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数学思维训练活动、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案例等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加强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实践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等方式来进行实践性教学。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至关重要。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游戏化教学、组织学习小组等方式来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三、结论

小学数学素养的落地问题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数学素养的定义和内涵,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相关策略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需要注重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和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开展实践性教学,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晓明. 小学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J]. 数学教育研究, 2018, 28(3): 45-48.

[2] 王丽华, 王建国. 小学数学素养的培养途径与方法研究[J]. 数学教育研究, 2019, 29(2): 56-59.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