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构建

摘要 【摘要】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就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从而使学生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双减”的大环境下,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班主任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调整和创新班级管理方式。班主任要顺应时代发展,建立高效的班级管理模式,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要转变课堂管理方式,把学生纳入课堂教学,实行自主管理。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通过合理的途径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班级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从而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目标。
DOI
作者阮小琼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2年8月16期
出版日期2022-12-08(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构建

阮小琼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西关小学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就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从而使学生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双减”的大环境下,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班主任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调整和创新班级管理方式。班主任要顺应时代发展,建立高效的班级管理模式,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要转变课堂管理方式,把学生纳入课堂教学,实行自主管理。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通过合理的途径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班级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从而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目标

关键词:双减背景 小学班级 自主管理 模式构建

引言:从班级自主管理的角度来看,班主任把班级的一些管理权限交给了班干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之中。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种模式下,班主任不能直接对班级进行管理,而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来间接地管理班级。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切实贯彻新课改的班级管理思想,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将班级管理交给学生,促使班级中形成良好的氛围,实现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校的自我管理。

一、注重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班主任实行班干部自主选择和培训,从“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以人为本”过渡。首先,要对班组长的任用条件进行界定。班组长必须具有:具有为集体服务意识和热心的精神;对错界限比较清楚;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技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能够任劳任怨,在任何地方都能起到表率作用。其次,要对班委的工作定位和工作职责进行清晰的界定。本着“人人有事,人人有事干”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生活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宣传委员。班委下设各种工作小组,分工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各班可以根据职位和职务的变动来调整。第三,改革了班委干部选任模式,建立了一套由“任命制”、“竞选制”、“轮岗制”组成的班级干部自主选择机制。各班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探讨了班干部的管理方法[1]

二、指导建立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制度是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行为准则。首先,要健全班级章程的科学化设计。班规的制订一般要经过四个步骤:前期准备,小组讨论,修订,表决。其次,形成了一个以学习、纪律、宣传、两操、清洁、日常行为六个模块为中心的班级公约。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每个班根据六个模块自行设计。第三,通过建立班级制度来充分发挥班级公约的作用。在实施相应的班级制度时,班级公约的有效性必须得到充分的体现,其中,班主任要起到宏观的引导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各班先后建立了班干部轮换制、班干部全员制、班务监督制、班级事务“包干制”、班级管理责任制、小组组长负责制等。

三、建设班级文化营造自律环境

强化班级文化,营造学生的自律环境,是学校实行学生自主管理的根本。首先,要把课堂布置得像家一样温馨,学习的乐园。在教室环境建设上,注重净化教室,绿化教室,美化教室。在班级目标、班训、誓言、板报栏目、班级展示平台的设计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要优化班级心理,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第三,探究课堂文化对学生的激励作用。通过丰富的班级活动优化班级心理,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实现班级目标,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和学风,优化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加强班级的凝聚力。通过构建和提升班级环境文化来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并对如何增强舆论导向进行了探讨,即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利用好晨会、班会,让学生自主学习。值周班长、值日生、班干部、科代表、各类组长走上讲台,主要是表扬、鼓励、帮助那些有问题的同学,安排好学生去帮助有问题的同学,弘扬正气,提高舆论导向[2]

  • 学生相互评价加强班级责任感

在构建班级自主管理的过程中,班级文化和学生评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首先,在班级文化的建构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激励、引导、约束和纠正的功能,这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渗透方式。班主任可以把课堂的实际情况与文化背景相结合,例如:阅读区、自然区、宣传区等;在阅读区,有童话、寓言、绘本、知识科普、心理建设等多种图书。自然区可以摆放盆栽、绿植等,并由学生自行管理和保养,以提高其自律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宣传区展示班级风采,树立班级榜样,让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竞争。这样既能营造一个民主的气氛,又能透过各小组组长的设定,加强同学们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3]

五、借力家校共育构建多元化管理

“双减”政策的支撑下,学生在课余时间增加的同时,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更加紧密。现在的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这就为学生“多元化”意识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实施班级管理工作时,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通过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协调,促进班级管理的扩展。班主任要注意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以“双减”政策为桥梁,班主任和家长要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了解当前的儿童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家庭和学校的管理更加紧密。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合理的空间,也要真正理解学生的思想,努力理解和支持学生朝着自己的兴趣方向发展;其次,要主动发掘社会有价值的社会资源,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校的管理活动,比如环境调查、社会公益、社区活动等,锻炼社会生存能力;在班级管理中,要根据家庭、社会教育的开展,建立评价指标,引导学生关注自身行为,提高自身素质,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

结语:综上所述,通过建立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认识到自己的班主任的良苦用心,降低了自己的反抗情绪。青少年时期的叛逆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班主任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引导。同时,要使班主任更好地适应和运用新的管理方式,使其更好地适应和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最后,在班级管理中,应尽量使学生积极主动,积极主动。这样,同学们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到,好的班级是由班主任和同学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积极性,达到共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伍蔚琪.探索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20(46):1-2.

[2].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C]//.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020:1557-1558.

[3]刘亦茵.自主德育视角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构建[J].吉林教育.2020(28):91-9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