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 【摘要】摘要: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在探究中发展思维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然而,在初中物理学习中,部分学生仍然过于依赖教师的讲授,缺乏自主探究意识和学习内驱力,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从创设情境、组织活动、设计任务、增加实践和完善评价等角度出发,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培养策略。这些策略旨在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善现阶段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DOI
作者廖兆辉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20期
出版日期2023-12-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廖兆辉

恩施市盛家坝民族初级中学  湖北省恩施市  445000

摘要: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在探究中发展思维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然而,在初中物理学习中,部分学生仍然过于依赖教师的讲授,缺乏自主探究意识和学习内驱力,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从创设情境、组织活动、设计任务、增加实践和完善评价等角度出发,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培养策略。这些策略旨在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善现阶段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物理;培养策略

引言: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普遍存在机械化的现象,许多教师倾向于采用“教师灌输讲解+学生习题训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公式的背诵与记忆。然而,这种单一教学方式长期存在,导致学生难以培养综合能力,其思维灵活性和变通性受到限制。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提升其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为实现更为理想的教育目标,教师亟需转变教育理念,创造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探究等手段完成对知识的内化与巩固,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1.1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效果不佳。然而,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以“电功率”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电功率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2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加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和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2.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的创设教学情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有助于更有效地传递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灵活巧妙的情境设计,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光的折射”为例,教师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巧妙地运用实验演示的方式,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首先,要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确保情境与知识点紧密相连。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确保情境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后,注重情境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自主学习。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巧妙设置让学生观察光在水面或玻璃面折射的现象。这一奇妙的实验现象不仅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发了他们对光折射规律的探究欲望。此时,教师应巧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观察、分析和总结,深化对光的折射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2组织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当巧妙组织各种活动,如小组讨论、实验设计、课外拓展等,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些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重力”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让他们探究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活动的选择上,教师需要确保活动与知识点紧密相连,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和时间。此外,为了增强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可以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参与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

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设计实验、如何操作实验、以及如何分析实验结果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培养了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实验前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实验的步骤和可能的结果,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3设计任务,促使学生自主思考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任务的设计可以涵盖小发明的设计、问题的解决,或者实验的策划等,通过任务的完成,学生将在实践中深入思考和探究,提高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电路的串联和并联”这一知识点为例,设计任务时,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适合学生的任务内容和难度,确保任务与知识点紧密相连;其次,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进行思考和实践;最后,加强任务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发明的任务,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电路、选择材料、连接线路等,从而锻炼学生的电路设计和实践能力。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设计电路、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如何正确连接线路等问题。这样的设计任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促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2.4增设实践环节,加强学生自主操作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增设一些实践环节,例如实验操作和实地考察等。这些实践环节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浮力”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进行操作,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最终总结出实验结论。这样的实践环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浮力的概念和原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自主操作和实践的能力。

三、结论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组织活动、设计任务、增设实践环节和完善评价机制等策略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唐兴科.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广西物理,2022,43(04):132-134.

[2].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当代家庭教育,2022,(21):98-100.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