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本剧表演激活低段语文教学的研究
徐鸿雁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张振武小学 442200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课本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表演中获得表达的欲望,又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加深对课本的理解。本文从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科书的实际效果入手,探讨课本剧表演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的运用。
关键词:课本剧表演;低段语文教学;研究
引言: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普遍较差,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较为浅薄,而小学语文老师通过课本剧表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目前,课本剧表演在我国小学教师的课堂上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有关的运用策略还有待于教师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结合不同的学习特点来加强课堂戏剧与小学语言教学的配合。符合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需要,严格杜绝课本剧表演在课堂中的不合理使用,确保了小学语文教育的顺利进行
一、课本剧表演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1有利于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上,课本剧表演的引进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小学生的表达欲非常强烈,而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由于缺乏足够的交流时间,学生的参与意识不高,难以在课堂上保持长期的专注。同时,通过课本剧的合理运用,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可以根据课本上的课文进行创造性的修改,将其编成适合学生表演的节目。在教科书剧的制作中,学生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以很好地检验他们的表现和合作精神。而要让班上的课本剧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就应当尽可能地掌握好课本剧的表现形式,根据班级中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制定出相应的必修课规则,使课本剧表演活动标准化,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许多低年级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对语文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来理解课文的深层意思,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导致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难以提高。而将课本剧表演引入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活动方式,能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真正了解了课文的内容,才能对课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编排。而且,在学习教科书的时候,要记住很多的台词,让自己处于一个真实的环境中,这样才能提高小学低年级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课上课本剧表演的运用对策
2.1选择具有广阔创作空间,易于学生演绎的文本
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合适的文本时,应注重选择合适的文本,使其符合要求。例如《小猫头鹰寻找妈妈》《蜘蛛开店》等童话般的文本内容,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可以变得更加的灵活,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许多语文老师在选择教材时忽略了这一点,从而使学生在表演教课本剧时出现了困难。所以,语文老师必须认识到选择课文的重要性,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真正发挥课本剧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的效果。另外,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老师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而不是马上告诉他们正确的解决方法,而是要用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如果做不到,就由老师来指导。就拿《揠苗助长》这一文本来说,它既有故事情节,又有很深的寓意,教师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使教材中的深层意义通过教科书的形式表现出来。此外,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表演。
2.2规范课本剧表演的创作和呈现,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
目前,在我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普遍采用了课本剧,但由于教师使用的策略不同,导致课本剧的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许多语文老师只把教科书作为一种活动课堂气氛的工具,却忽视了课本剧的现实意义,从而使其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中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小学语文老师要规范教科书剧的创作和呈现,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的整体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并保证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创作思路就会变得清晰起来,而教材中所传达的内容也会变得更加深刻,为课本剧表演质量提供了保证。另外,老师还需要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人都要参与到节目的设计和表演中,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节目的执行效率,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3通过课本剧表演来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
小学语文学习不仅要注重知识,还要注重品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解释,会使学生产生反抗心理。将此项教育纳入教材,以激发、教育学生,其成效之大,远胜于老师的讲解。在《酸和甜》课本剧表演中,两只小猴摘下葡萄,独自享用,而不去理会其它的小动物,让学生了解到小猴们要选择葡萄,并与好友们一起分享。我们不仅要照顾好自己,还要学习和别人分享。在具体情况下,学生所经历和领悟的哲理要比其它方法更加深入,也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课本剧,让学生产生一种表演的感受,比起老师枯燥的讲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通过直观直观的展示,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课堂氛围、启发学生创新思考的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课本剧表演自身基于文本,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但有时候,如果采取不当的措施,会对我们的课堂戏剧教学产生不利影响。实践表明,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知识与技巧,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
参考问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