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

摘要 【摘要】摘要:新课改背景下,为了能实现小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体育学科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各学校的重点关注。小学阶段中的体育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们强健体魄,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锻炼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趣味田径,作为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热爱。趣味田径不仅能提高体育教学的乐趣,还能够调解学生身心发展,使他们高质量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就必须要积极探究趣味田径的开展策略,从而发挥其最大教育价值,帮助学生们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
DOI
作者黄谋荣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 第2期
出版日期2023-05-2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

黄谋荣

福建省晋江市梅岭街道赤西小学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为了能实现小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体育学科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各学校的重点关注。小学阶段中的体育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们强健体魄,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锻炼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趣味田径,作为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热爱。趣味田径不仅能提高体育教学的乐趣,还能够调解学生身心发展,使他们高质量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就必须要积极探究趣味田径的开展策略,从而发挥其最大教育价值,帮助学生们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趣味田径教学;有效开展;策略

将趣味田径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提高课堂趣味性,使小学生们高质量学习田径这一体育项目。田径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项目,在实际的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诸如,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学生学习兴趣有限等。这都极大抑制了学生们田径项目的学习,也影响了他们体育学科的发展。因此,趣味田径教学应运而生,不仅走进了广大体育教师的视野,也受到了学生们的强烈喜爱。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趣味田径的融合策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体育学科综合素养。

一、构建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增添田径项目的趣味性、丰富性

传统的体育学科教学中,涵盖了球类、长跑、短跑、跳高、跳远等项目。教师在针对这些项目展开教学时,往往只讲解一些片面的内容。这就导致学生们难以激发学习兴趣、难以高效投入到某一体育项目的锻炼中。而且,体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通常只会给学生们设置一些跑一跑、跳一跳的任务,完成之后,学生们就可以自由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就可以利用趣味田径的方式,将不同的体育项目进行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引导学生们进行跳远运动时,就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游戏环节。通过游戏竞技的方式,不仅能极大提高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还能使学生们快速学习跳远相关的动作知识点,并发挥自身体育潜能,提高课堂体育运动质量。诸如,教师将“123木头人”的游戏融入其中,通过口令的方式,来控制学生们的动作。如果有学生违法了教师的口令,就会被淘汰。而最后跳得远的同学或者第一个到达重点的同学才能获胜。这样的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们的胜负欲,使他们能更专注于跳远相关动作的练习,进而提高自身体育学习水平。

二、实施分层练习;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众所周知,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为了能促进学生更高质量的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就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并基于他们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身体素质等因素制定出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计划,从而使学生们得到更好的培养。分层练习,就能够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体育锻炼的需求,进而帮助自身不断提高身体素质,提高体育学科综合素养。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趣味田径之前,就可以先组织学生们进行短跑冲刺。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精准了解到学生们实际的身体素质水平。然后再结合学生们的课堂表现、跑步成绩等,将他们进行层次划分,进而实施分层联系。诸如,针对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教师就可以给他们布置1000米跑步任务;针对身体素质一般的同学,教师就可以给他们布置800米跑步任务;针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教师就可以给他们布置600米跑步任务。当然,教师设计的任务目标,还要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锻炼需求,让他们每个人都能够在自身的基础之上实现进步与发展。

三、完善多元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与传统的田径项目相比,趣味田径不仅能进一步体现田径项目的基础与本质,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趣味性。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趣味田径的教学价值,教师还需不断完善其评价体系,从而将只重视学习水平的评价模式,转变成重视学生均衡发展的评价模式。

例如,体育教师在开展完一节课的趣味田径之后,就可以从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参与态度、体能训练、进步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当然,还要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身体素质等相关因素,给予学生全面、科学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更好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还能够让他们逐步养成锻炼的习惯,最终形成终身体育意识。除此之外,小学体育教师在完善多元评价体系时,还要重视体系的灵活性,从而使其能更好适应教学发展、学生发展,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综上所述,利用趣味田径展开体育教学,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趣味性,还能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让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之下学习到更多体育知识,进而提高体育锻炼的兴趣,实现自身在体育方面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明辉. 增强体质 均衡发展——谈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的有效开展[J]. 数码设计(下), 2021, 010(002):189.

[2]时杨威.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实施策略[J].  2021.

[3]李月云. 小学体育课堂趣味田径教学方法探讨[J]. 当代体育, 2021(22):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