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促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赵亚红 杨华
绍兴市柯桥区浙光幼儿园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使用符号,文字等多种形式表现发散性思维的学习工具。浙光幼儿园为给孩子提供更多游戏的机会,在园本课程“亲润”文化体验课程中给孩子提供了充分的游戏体验活动,遵循儿童立场、幸福体验,在课程游戏化设计中,教师引入思维导图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联想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对汉字的识记效率,还能培养幼儿的阅读素养,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助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思维导图;游戏化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源于20世纪90年代,一位英国学者发明的心智图。如今思维导图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阶段的教育工作中。在应用思维导图时,会在导图内设置一个主题,让幼儿根据主题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在主题周围不断延伸分支,每个分支使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借助颜色将分支和主题存储在大脑中,可以增强幼儿的学习印象。本文基于儿童本位,在“清丽朗润 和谐发展”的办园理念引领下,我们积极践行亲亲润心向光发展的课程理念,精心呵护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幼儿园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场景
1. “绘制故事导图”:故事导图是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故事情节的有效工具。教师可以将故事的中心主题绘制在中心位置,然后将关键情节绘制成分支,并通过连接线将它们连接起来。这样幼儿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故事的脉络,并更好地理解故事的逻辑关系。
2. “学习新知识”:幼儿园中的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幼儿在学习新知识时整理思路和梳理知识结构。教师可以将新知识的关键点绘制成分支,并通过连接线将它们连接起来,让幼儿清晰地看到知识的组织结构和内在关联。
3. “记录生活经历”:幼儿园生活充满了各种有趣的经历,而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幼儿记录和回顾这些经历。幼儿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绘制成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来呈现和分享。这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回忆起有趣的时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利用思维导图游戏模式实现幼儿思维可视化
思维导图游戏模式通过简单的绘画和涂鸦,将游戏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幼儿,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快速整理。
2.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幼儿是第一次接触语言学习,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比较弱,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习自信降低或者学习效率达不到应有的标准等等,这都会使幼儿在学习当中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应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通过直观、简单的内容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从而使幼儿能够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有更加主动的学习欲望。并且幼儿对语言理解能力的提升,也可以为提高幼儿之后的语言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先给幼儿播放一段视频,通过思维导图将视频中的人物以及他们的背景、整个故事构建出来。然后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根据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相关的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
阅读既是幼儿打开世界大门的有效方式,又是幼儿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在幼儿阶段开展有效的阅读游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幼儿的知识积累,还可以发展幼儿的阅读素养,使幼儿快速地把握文本中的关键信息。
以绘本《月亮,生日快乐》的阅读活动为例,教师 可以引导幼儿使用思维导图完成对绘本中信息的整理,从而提高幼儿阅读绘本的效率。首先教师带领幼儿对绘本进行通读,使幼儿对绘本中的主要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其次教师将阅读的主动权交 给幼儿,引导幼儿按照人物、时间、地点、故事情节等 要素对绘本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由此,幼儿以“月亮,生日快乐”为中心词,以人物、时间、地点、故事情节等要素为支路创建思维导图,搭建阅读分析的框架。紧接着,幼儿根据这些支路的要求对绘本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在找出这些要素,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提升对阅读信息进行筛选的能力和阅读学习的效果。
由于幼儿年龄比较小,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有时可能会干一些其他的事情,或者是在一旁进行玩耍或者讲话。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开展趣味的教学,使幼儿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觉主动。思维导图可以在语言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这张图片是一张白底黑字的图片,上面写着一段文字。文字内容是关于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提高他们在学习语言时的主动性和兴趣。具体方法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一些语言知识通过动漫、人物、图形、色彩、线条、结构等元素给幼儿进行展示,刺激幼儿的脑皮层。在思维导图上进行呈现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思维导图中的图片进行猜测,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促进幼儿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绘画,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有助于幼儿的语言运用和理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幼儿集体游戏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未来的幼儿课程游戏化建设中,教师应继续在游戏活动中为思维导图找寻落脚点,并创新思维导图的应用形式,以便在积累教育经验的同时,打造完善的思维导图的教育体系,使思维导图真正成为幼儿开展活动的利器,助力幼儿多种素养的发展,并在强化幼儿主体地位的同时,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