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它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高中阶段作为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因其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特点,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如何将立德树人理念有效地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使其不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是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挖掘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提高高中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DOI
作者陈宗杰
出处《中国教师》2024年第1期
出版日期2024-03-0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立德树人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

陈宗杰

齐齐哈尔市第三十二中学校  161006

 

摘要: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它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高中阶段作为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因其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特点,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如何将立德树人理念有效地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使其不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是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挖掘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提高高中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语文;教学

引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它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特质,使之成为有德行、有能力的人才。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立德树人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塑造其优良的道德品质。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对这一主题的研究。

一、深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以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为例,其中收录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优秀人文作品。作为语文教师,需要从这些作品中挖掘出积极的德育元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

例如,在《沁园春•长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毛泽东笔下壮丽的秋景,深入体会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坚定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元素的挖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更加珍惜当下,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再比如,《短歌行》中曹操对人生短暂和珍惜时间的感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德育元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朗读等形式,深入体会曹操的情感,从而培养他们珍惜时间、努力进取的精神品质。这种价值观的倡导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部编版教材中的诗歌、散文等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例如,《赤壁赋》中苏轼对自然与人生的独到见解和诗情画意的描绘,能够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 总之,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和利用德育元素。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正确价值观、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等方面的德育元素,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二、探索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方法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和感受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1.情境教学法

立德树人教育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和价值观。例如,在讲授《雨巷》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营造出一个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更能体会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互动讨论法

互动讨论法是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深入思考德育问题。例如,在学完《短歌行》这篇诗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如何实现自我价值”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通过思想的碰撞,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互动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同时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观点中获得启示和反思。

3.实践体验法

实践体验法是指立德树人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还要延伸到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道德的力量。例如,在学完《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讲稿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的公益活动,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体会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精神。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实践体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道德元素,从而更好地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实践体验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现实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德育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

为了更好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我们需要对德育教育的评价机制进行优化。传统的评价机制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德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品德发展纳入评价范围。首先,我们需要丰富评价内容,除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评价外,还要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例如,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等品质。其次,我们需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传统的考试、观察、口头表达、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等。这些评价方式可以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最后,我们还需要建立德育学分制,将德育学分纳入学生的总学分中。这样可以激励学生更加注重自身品德的发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综上,优化德育教育的评价机制是立德树人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丰富评价内容、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建立德育学分制,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结语: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通过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完善德育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爱国情怀、正确价值观、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高春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思想的措施[J].作文,2022,(48):48-49.

[2]梅远红.立德树人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研究[J].教师博览,2023,(30):36-38.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