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钞教学中的PDCPF循环管理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 【摘要】点钞技能是中职财经类学生必学的技能课之一,也是从事会计等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但点钞技能课的实际教学中出现了效率低、提高慢、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本文将PDCPF循环管理模式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探索一条点钞实训的有效途径。切实有效得解决点钞实训中存在的“低效、枯燥”等问题,提高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效能。
DOI
作者周健宇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5月第10期
出版日期2024-05-17(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点钞教学中的PDCPF循环管理教学模式探究

周健宇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   

摘要:点钞技能是中职财经类学生必学的技能课之一,也是从事会计等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但点钞技能课的实际教学中出现了效率低、提高慢、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本文将PDCPF循环管理模式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探索一条点钞实训的有效途径切实有效得解决点钞实训中存在的“低效、枯燥”等问题,提高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效能。

关键词:中职;点钞技能;PDCPF循环管理

当前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大批实用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现在企业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员工的职业能力和岗位适性,而点钞技能作为财会人员的基本技能,也成为财会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在当今机器点钞还不能完全替代手工点钞的情况下,手工点钞仍然是财务领域重要实用的技能。

一、目前中职学校点钞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点钞技能课程中,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较好的配合任课教师进行对点钞动作的模仿和训练提高。但是往往在课下自我训练中无法自我管理和训练。下面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具体分析

1.学生方面:

1)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大部分学生在一开始学习点钞的时候普遍感觉很新鲜,都乐于动手来操作。但有的学生会怀着手工点钞已经过时,机器点钞已经取代了手工点钞的观点,认为手工点钞已经是过时的淘汰的技能。这部分学生在学习点钞的时候缺乏主动性,而随着学习要求的提高,需要进行反复练习的时候,这部分同学会很容易选择放弃。

2)学生心理上缺乏信心和毅力点钞实训课的基本操作属于技能类科目,强调熟能生巧和长练不懈才能日渐精进,学生需要进行反复的、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点钞技能的技巧,这种机械的反复练习容易让学生丧失练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而在遇到问题和瓶颈的时候更是容易出现对点钞练习的抵触情绪,点钞的精准性容易让学生在测试时产生紧张情绪。

3)规范动作易走形。从点钞的精准性上来说,点钞动作的规范性需要学生的每一个动作都要规范,但是点钞的学习一次性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的时间,训练时间一长,容易产生疲劳,规范动作容易走形,取而代之的是他们自己认为比较舒服的坐姿和指法。长时间用不规范的指法进行练习并形成习惯,会严重妨碍点钞的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

2.教师方面:

1)信息化资源不足,教学手段单一专业的信息资源目前主要以PPT和演示视频为主。在课堂上还是采用传统的“老师教然后学生练”的技能课教学模式。学生在开始学习时积极性很高,表现出较大的求知欲和主动性,但是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指法,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很容易产生走神、注意力转移、兴趣丧失甚至放弃等现象。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极低。

2)教师很难参与到学生的课前、课后的学习环节中目前在中职学校点钞课时设置较少,因此主要依靠学生在课后进行大量的自我练习和巩固来提高水平点钞技能训练中出现的差错常常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又需要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观察和指导。因此在课堂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用于学生动作的纠正上,课堂效率大大降低。

二、什么是PDCPF循环管理模式

针对专业在点钞教学中存在的现状及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PDCPF循环管理模式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Practice反复练习)和feedback (反馈)PDCPF循环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流程,这个流程从计划到反馈形成一个循环,再进入下一个循环,不断周转提升的科学程序:

1.P (plan) 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

2.D (Do) 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 (check)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4. Practice练习在确定动作无误之后反复进行练习,让正确的动作变成习惯性动作,避免因动作走形而导致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 

5.F (feedback)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PF循环中去解决。

以上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是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

PDCPF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PF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PDCPF循环不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运用,也适用于一切循序渐进的管理工作。

三、如何将PDCPF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到点钞教学中

“PDCPF”循环管理的训练模式源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把中职会计点钞训练的五个环节进行整合、分工,让点钞训练更加规范化、便捷化、有效化。保证了学生在计划、执行、检查、反复练习和反馈五个循环过程中,以主动参与形式,通过活动、学习、体验的互动式训练,将财会专业点钞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一体化并形成一个循环的良性运作的圆。提升每一个环节的效率。

1.实施前的准备

1)将点钞动作进行细分,分为桌面整理、起钞、连接动作A、持钞、点钞、连接动作B、扎把、盖章、连接动作C、收纳等动作。为每一个动作的评价标准进行标准化的设计,方便学生对照标准进行自查和创新。其中起钞环节:两手夹钞、左手紧跟、持钞用力、摒除多余;清点动作:四指并拢、方向一致、计数清晰、心手一致;捆扎动作:动作稳健、缠绕两圈、松紧合宜、腰条整齐;衔接动作:环环相扣、动作简洁。

2)建设并健全点钞信息化资源,对不同的技能动作适用不同的信息化手段,方便学生进行学习。

3)为师生交流选择一个好的平台。这个平台能够记录学生学习的情况,方便学生课下与老师的交流,方便教师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

2.将PDCGF循环管理模式拆分应用到课前、课堂中和课后

1)课前自学模仿:实施“P”(计划)。

在本环节,学生要根据自己目前点钞的学习进度对照教师提供的点钞学习进度表提出到下次课前要达到的目标。并在点钞信息化资源当中寻找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资源先进行自我学习,并将学习成果发表在平台上。教师通过学生发表的视频掌握学生自学的水平,并以此调整课堂指导的内容。

2)课中教学指导:实施“D”(执行)和“C”(检查)。

教师课前将观察到的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若为共性的问题在教授指法的时候要进行提醒,个性的问题通过提问的形式进行反映,或者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每一堂课将学生遇到的所有问题及所对应的标准化动作制作成一份学案并下发。让学生对照学案和标准动作的微课进行核对,每解决一个问题画上一个勾。教师可根据教授的内容不同和学生课前掌握情况不同灵活调整 “D”(执行)和“C”(检查)的顺序。

3)课后巩固提高:实施“P”(练习)“F”(反馈)。

教师通过平台发布分层次的本阶段学习要求书,学生将课中学习的动作和要领在课后进行自我练习和巩固。将每一天学习的成果通过视频的形式上传至平台。通过开放的平台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同时能够营造一种良性竞争的环境。教师在平台上观看视频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给予一对一的指导和评价。并对全班的自学成果进行监管和分析,将分析结果运用到下一次的授课中。

四、PDCPF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到点钞教学中的效果

通过“P”(计划)

以前课前环节虽然教师会布置任务但是由于缺乏交流平台往往流于形式,现在可以形成学习阶段教师制定计划,后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训练的特点和不足自己制定计划。1.以学生为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点钞学习中的主体,能让点钞水平提高成为学生从自身出发愿意去做的事情而不是教师去逼迫他去完成的一件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相对于教师面对几十个同学,学生自己对于自己的情况是最为了解的,能够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计划;3.对于教师来说,以前在课上教授点钞方法前对于学生的情况的了解是一张白纸,而通过课前学生上传的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上进行授课。并且还能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教授更多的点钞方法。

通过“D”(执行)“C”(检查)

学生根据课堂上教师的授课和指点调整自己课前制定的计划,然后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有两种方法进行检查自己的动作是否达到了标准,一是教师在课中发布的标准动作对照学案及微课视频;二是教师会在课堂中进行巡视,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每一次动作的学习都是在上一个标准动作的基础之上,不断提升,有助于整个点钞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把检查动作是否规范的工作放在了动作的学习过程中而不是最后,从完全依赖老师到师生共同执行和检查,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通过“P”(反复练习)“F”(反馈)

点钞课后巩固提高环节对于学生点钞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学生在课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反复练习。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只能自我安排,自己反复练习来提高,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失去兴趣,但现在教师定期发布分层次的点钞学习目标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目标来进行练习,有目的性的练习能够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班级中营造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而学生通过平台进行反馈,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问题,及时给与表扬和指导,让学生更有动力地练习下去。而平台的公开性让同学之间也能互相学习交流和互相指导。在教师无法参与的大部分时间里,学生之间也能开展良性的互动和互相学习。教师还可以定期在平台上发布竞赛游戏,增强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以外,还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减少学生在测试时发挥失常。

总之,将PDCPF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到点钞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的“实践性”技能教学效果。老师完成从“教授者”和“被模仿者”到“课前监督、课中指导、课后答疑” 三位一体的角色转变。学生完成从“模仿者”到“课前自学,课中主动寻疑,课后自习”的角色转变。解决本专业点钞实训中存在的“低效、枯燥”等问题,提高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颜萍.中职学校点钞课教学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

[2]童丹.提高点钞项目训练有效性的途径[J].知识窗2018

[3]袁敏.小议中职会计教学中的手工点钞[J].当代旅游2013

[4]赵德勇.浅谈手工点钞技能的教学方法与运用[J].中国培训2016

[5]李莉.翻转课堂在财会点钞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M].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