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沈涛
亳州市谯城中学教育集团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德育视角下的初中,德育教育已经非常重要了,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来说,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育任务,他的宗旨就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因此本论文的宗旨就在于讨论如何在德育的视角下,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本论文中,作者首先介绍了德育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培养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公民意识变得尤为重要。作者引入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本论文讨论了德育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作者强调了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转变,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主要地是引导者和启发者。同时,作者也探讨了如何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以建立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最后,作者总结了德育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影响。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思考、以及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教育者提供有益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德育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关键词:德育视角;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从德育视角出发,不仅仅是要传授知识,更应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培养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德育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旨在通过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德育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背景和意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背景是人们意识到道德素质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伦理和道德困境,而法律规定了社会行为的底线。教育界逐渐认识到,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与行为规范,帮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的公民。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主要意义在于如何能够培养个体的道德修养,在德育的视角下,教育部门通过系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让学生能够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和法治原则进行规范自身。培养出学生对于道德的修养和道德判断力,从而进行对学生自身的全面提升。引导他们形成更加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其次是对于塑造公民的整体意识,教育部门培养学生能够担任起一个合格公民的准则,是要培养其作为公民的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尊重并且了解对于整体国家的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共秩序。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应当发展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责任。
二、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现状
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现状是虽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内容缺乏深度和实践性、教育方法单一、师资力量不足、评价方式缺乏多样性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需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改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家庭、社会的积极参与。首先是对于整体课程内容的缺乏,教材缺乏深度和实践性,对于一些教材来说,内容过于简化缺乏了对于教学的深度和实质性的引导。这导致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理解比较肤浅,难以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还缺乏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学生不能够亲身体验和实践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这样的传统讲授模式,也让教育方法变得单一,教学缺乏教师与学生教学过程当中的互动,学生没有有趣的案例分析就无法激发他们能够主动去参与和思考的兴趣。其次就是对于师资力量的不足,一些学校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和应用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使得教学水齐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加强对于教师的培训来提高他们整体的教学能素养。
三、德育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
从德育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可以从倡导互动合作学习出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学习形式,例如引导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学生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帮助他们自己理解道德与法治原则,加深对道德困境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后一定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如参观法庭、社区服务等,使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道德与法治原则,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不同且有趣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通过讨论和反思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需要努力,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家庭也要建立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机制,学校应与家庭建立密切的联系和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加强互动与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得以强化学生成长记录和评价,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仅是知识的掌握水平,还包括道德品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评价。
综上所述,德育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应该注重互动合作学习、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教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并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肖美秀.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融入[J]. 教师,2022(10):57-59.
[2] 郑晴晴.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德育的方法[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2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