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数学的德育渗透

摘要 【摘要】摘要:数学是培养逻辑的学科,纯逻辑是不带人文因素的,但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形成数学模型,又反过来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而生活中就有人文因素。所以数学要进行德育渗透,就要与生活相联系。
DOI
作者余利苹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2年8月16期
出版日期2022-12-08(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谈中学数学的德育渗透

余利苹

四川省眉山车城中学   

摘要:数学是培养逻辑的学科,纯逻辑是不带人文因素的,但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形成数学模型,又反过来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而生活中就有人文因素。所以数学要进行德育渗透,就要与生活相联系。

关键词:数学  德育  渗透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德育为首,教书育人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作为数学科的教师也责无旁贷。那么怎样进行德育渗透呢?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不必象专门的思想教育那样教,而是要把思想教育融入其中。比如在教学中,针对学生中思想觉悟不高的状况,可以插入某个话题的讨论。如“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完全正确吗?经讨论形成共识:这句话是说数理化知识在生活中十分重要,走到哪里不愁找不到工作,但仅仅有专业知识就能行遍天下吗?学知识好比学武艺,学武艺有句古训“学艺先学德”。无德之人,他的武功不会申张正义,为了金钱可以乱杀无辜,当今也有这样的人,祖国把他培养成才,但由于他不重视思想修养,学成后“有奶便是娘”,干出了背叛国家的事,所以那句话应改为“学好数理化,还要加上道德的翅膀,才能行遍天下”。这个共识不是数学老师注入式教得出的,而是用教学民主的生动的形式得出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得出的,他们的这种认识是发自内心的。这样,他们在学习数学时,就会想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会以那些数学先贤为榜样。如华罗庚、陈景润,他们的奋斗是心中有祖国,他们一身为祖国,有了正能量的目标,就能成为于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除了在数学教学中插入话题的讨论,还可以发掘数学思想进行引申教育。比如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一词叫“计算”。这时就可以来一个小插曲,说社会生活中还有一词叫“算计”,要同学们思考回答两个词义有何本质区别?同学们思考后会答出,计算是用数学工具进行数量方面的运作。以往只能用笔计算,用算盘计算,现在可以用电子计算器计算,而算计则是为了损人利已的目的使别人落入自己设计的圈套。数学的计算功能为人民利益服务,可千万不能成为算计的帮凶。这种因势利导,顺手牵羊的引申式德育渗透,会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在数学教学中引进美育也是德育渗透的途径之一。道德之所以成为人们做人的准则,是因为高尚的道德在人们心目中都是美的。有一种教学只重视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学,忽视审美、意志、情感、价值观、责任感的教育。认为前者不能不浪费每一分钟地培养知识型人才。这个问题就连美国科学界的布斯·艾伯茨都说:“这不是在教数学,而是在教学术语”。试想,一个对世界,对道德没有美感的学生,学科知识学得再精,他只会成为金钱的利用者,而不能成为有人类灵魂的科技人才。在中国,更不能成为为国家发展而献身的人。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中蕴含的美,那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掘。比如对那些几何图形中的形式美,方程变化美,函数g=x2图象对称美,让学生感受产生兴趣。别只认为这是视觉之中的美,视觉中的美可以影响道德美的形成。因为这些形式美在人们生活之中常有相似之处。比如当了一个地方的干部,就要规划本地区的建设,乡村建设,城市建设,就要把建设与形式相结合,人们感受到环境美,也就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从而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再说,生活中,人们在处事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也要讲究灵活机动的变通。又例:学习解析几何,一个方程一种图形,不同的图形有不同的方程。x2+y2=r2代表一个圆。圆与方程有非常和谐之美,而这种和谐之美在人们生活中也是十分需要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把这种和谐美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人们在生活中和谐相处的美德。又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有些高等学府(还有顶类的著名高等学府)培养的学生,他们出国留学了,而且还是公派去的公家出钱,把他们培养成才了,他们却经不起金钱的利诱,而留在了该国。曾有一家享有国际声誉的科技大企业,招聘人才时也不优先考虑,认为那所学校出来的学生好些都有人格问题,这就是忽视思想教育的不良后果。这也说明了社会所需要的是德兼备的人才,而不欢迎道德水准低下的人才,哪怕是极尖端的人才,这是社会的呼吁,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不重视。由此,我们就要树立优秀的榜样,如那些在国外留学成了人才的人,面对该国的重金诱惑而不为所动,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应在学生中大树特树,让爱国主义在学生心中扎根。树数学道德榜样我是这样进行的,即仍以素质教育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方法。即打破教学三中心,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老师和学生大力收集数学方面的优秀事例。他们的优秀,一是表现在敬业上,二是表现在爱国的思想表现,敬业是说他们为了祖国的数学事业而努力取得了伟大成就,说他们爱国的突出思想表现,可以从他们的言行上看出,收集数学界优秀事例,师生会收获不少。如同学们收集的除了华罗庚、陈景润、苏步清还有后起之秀。比如在某个县里,有一次为了完成一个突击任务,必须在10天时间里,摸清全县的经济家底上报省里。这个工作一般至少要20天,可是统计局的干部,他们发挥了为了家乡的发展,不怕掉几个斤肉的精神。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工作,为了数字的准确真实,他们不是只在办公室里向下面要数字,而是亲自下乡、村进行指导。这样在10日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统计任务。而这些人正是80后90后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在读大学期间就是品学兼优的人才。他们的事迹,给了同学们深深的感动,同学们表示,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大家收集的另一位数学榜样,也是当代的后起之秀。比如有一个留学西方的数学博士,毕业后,原本可以留在该国高薪工作,可是他并不为那高于国内同等人才10倍的薪金所动,毅然回到生他养他的祖国,在祖国最需要的岗位上贡献青春才华。当记者采访问他为什么不为高薪所动毅然归国,他说他是他的村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读书时,乡里、村里给予大力支持。他上大学那天,全村人敲锣打鼓为他送行。他出国留学时,县里也为他送行。这说明我的祖国,我的家乡,我的父老乡亲需要我。那些高薪,那些名车,那些豪华的别墅,并非我的追求。这是多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啊!这个故事在班上讲出,同学们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振动,他们表示决心为祖国的崛起而学好数学。

开展社会调查是数学渗入德育的又一途径,比如将统计知识用于生活实际的调查。高中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各部门由教育局牵头是会热情配合的。农林牧副鱼、旅游、文化、体育诸方面,在一个县一个镇开展的效果如何,是需要统计的,那些统计的方法,课堂学习中的只接触到理论没有实际操作,开展社会调查就使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大开眼界,而且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倡导,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科学有效的途径,使他们不仅在知识上,而且在思想文化上,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并推动社会前时的能力,都得到提高。比如在区里的马拉松赛,参与人员之多(不分男女老少,只限年龄段)组织活动之复杂,除了传统的统计手段,还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这些统计的数据,可以得出民众的参与程度,健康程度等等。了解统计方法和统计结果,学生们也被民众的参与热情所感动,所激励。他们的口号是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这些情感必将给青年学生以强烈的感染。

总之,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方法既多且有效。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