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情况的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伴随着新型信息技术的落地应用,教育信息化建设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又进一步提出要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应用、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介绍了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并以两个地区、两所学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情况为例,梳理“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智慧校园”在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DOI
出处《中国教师》2023年4月第8期
出版日期2023-09-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情况的研究

作者:张建功

 张北县张北镇树儿湾小学    076450

摘要:伴随着新型信息技术的落地应用,教育信息化建设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又进一步提出要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应用、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介绍了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并以两个地区、两所学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情况为例,梳理“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智慧校园”在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智慧校园、建设、应用、城乡差距

一、引言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型信息技术的落地应用,教育信息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期间,基本完成了“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教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又进一步提出要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应用、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1]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重点以两个地区、两所学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情况为例,梳理“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智慧校园”在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智慧校园的内涵

“智慧校园”,缘于“智慧地球”,2008年,美国IB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在“智慧地球”的概念后,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智慧校园”的概念和建设思路。黄荣怀提出了“智慧学习环境”的概念,认为智慧校园是基于新型通信网络技术,构建业务流程、资源共享、智能灵活的教育教学环境,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具有开放学习环境、环境全面感知、海量数据支撑等特征[2] 

三、发达地区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情况

截止到2022年,全国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案例,为推进“智慧校园”在全国范围内的建设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方案。

在经济发达,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很早就对“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以河北省石家庄市40中学为例,该校早在2018年就对“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展开了探索和研究,到目前为止,石家庄市40中学已经实现了智慧校园应用的全覆盖形成了完善的建设和应用方案,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石家庄40中学利用“微云服务器”和“云服务平台”在校内与校外将学生端与教师端进行网络连接,师生之间建立起了全天候的有效联通,实现了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辅导、作业、评价的全方位实时连接的智慧校园教学系统。不仅如此,该学校还在学校管理层面建立起“校园智慧大脑”,将智慧教育平台上面所有的大数据,以动态的形式显示出来作为学校的管理,随时可以了解学校情况,精确到每一个同学、每一个老师、每一节课、每一份作业。

总而言之,石家庄40中学的智慧校园的应用已经实现了常态化而且该校还把“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当成是学校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长远地、科学地规划。

石家庄40中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方案,及全国其他学校所探索出的各具特色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模式,都是“智慧校园”在建设与应用层面的优秀案例,那么以上这些中小学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经验能否为其他学校所使用和借鉴呢?在这里我们必须打上一个问号,因为“智慧校园”在建设与应用过程中,诞生优秀案例、取得优秀成绩和巨大进步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智慧校园”在落地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巨大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

   四、边远落后地区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情况

边远落后地区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应用,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例如河北省张家口市,是河北省经济及教育资源最落后的几个地区之一,其“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的开展和落实就相对比较滞后。

“张北县树儿湾小学”为例,该校地处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是一所硬件设施建设相对完善的县城小学,该校2015年搬入新校区后一跃成为张北县硬件设施最好的小学之一,但是该校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情况却非常滞后,不容乐观。

首先是硬件设施的建设与应用上的落后。该校虽然建成了标准的多媒体教室,每个教室都配备有教学一体机,电子展示台,宽带也接通到了每个班级,但是班级的教学一体机仅仅只是用来进行课件和多媒体音视频资料的播放,网络的接入也仅是方便用来下载课和搜索资料,而且宽带带宽也远远达不到“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最低要求,而教师和学生手中又缺少“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必备的终端设备,即使有网络云空间,也不能实现人人登录,人人使用,难以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其次是软件建设与应用上的滞后。该校之前接到教育局通知,要求师生下载并注册“人人通”软件,教师和学生家长都在手机上下载并注册了该软件,但也仅仅停留在下载和注册上,事后既没有进一步对软件的使用作相应的培训,又没有对该软件的应用作硬性的要求,最终也没有将该软件应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当中。

最后是教师信息化素养的不足。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离不开配套硬件和软件支持,而硬件和软件的使用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尤其是硬件设备的维护,更离不开专业人员的参与,但是树儿湾小学虽然有专任教师40名,却没有一名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而非专业的老师对专业设备的使用更是无从下手,所以教师信息化素养的不足也实实在在地制约了学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

县城其他中小学的情况也大抵如此。

五、结语

“智慧校园”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些地区和学校在积极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特色鲜明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模式,为“智慧校园”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要正视“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巨大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先进经验积极应对,提出建议,从而促进城乡与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谨以此文抛转引玉,积极鼓励扶持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到智慧校园”的建设之中,推动教育信息化朝着“智慧校园”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EB/OL].http://www.gov.cn/ldhd/2012-09/05/content_2217594.htm,2012-09-05.

[2] 黄怀荣.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