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策略探究
毛翩
湖北省鄂州市新民街小学
摘要:本文聚焦于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策略探究。阐释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教学要求,明确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的具体表现。深入分析了当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现状,揭示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一系列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策略,包括整体设计、资源整合、多元评价等方面,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单元教学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教学要求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教学要求是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策略探究的基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包括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四个方面。在小学阶段,语言运用素养主要体现为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恰当表达,掌握基本的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素养注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的能力,以及初步的文学创作能力;文化自信素养则要求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
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语言实践、思维训练、审美体验和文化熏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丰富的语文实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需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提升语言能力;设计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任务,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教学要求还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现状分析
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尚未深入,难以将其有机融入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存在矛盾,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单元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难以满足核心素养培养的多元需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教学方法上,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难以实现深度学习。评价方式单一,主要依赖纸笔测试,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课堂互动不足,学生语言实践和思维训练的机会有限。教学活动设计缺乏创新性,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文化自信方面,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融入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中。
以小学语文课文《乌鸦喝水》的教学为例,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关注文本内容的讲解和生字词的识记,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比如,在讲解乌鸦如何想出办法喝到水时,教师仅仅要求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而未能引导学生思考乌鸦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未能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的创新方法。在语言运用方面,教师会局限于让学生朗读课文和背诵重点句子,而忽视了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如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小动物的聪明行为。在审美创造方面,教师未能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艺术美,如乌鸦动作描写的生动性,也未能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尝试进行创造性的改编或续写。在文化自信方面,教师未能将寓言故事与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相联系,错失了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机会。在评价环节,教师仅关注学生对故事情节的记忆和理解,而忽视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评估。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但难以真正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
三、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
采用“整体设计、单元统整”的策略,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需深入分析教材,明确单元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关联,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序列。在资源整合方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库,整合传统教材、数字资源和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在教学方法上,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言运用方面,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提升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方面,运用思维导图、问题链等工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方面,通过朗读、表演、创作等多样化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文化自信方面,采用主题阅读、文化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教学评价方面,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采用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组织核心素养主题的教研活动和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以小学语文课文《落花生》的教学为例,在语言运用素养方面,设计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父亲与孩子们的对话,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撰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及其特点,提升写作能力。在思维发展素养方面,设计一系列探究性问题:为什么父亲认为落花生最有用?落花生的哪些特点体现了它的价值?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培养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提升归纳概括能力。在审美创造素养方面,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的优美词句,如“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挂在枝头上”,感受语言的美感;鼓励学生创作以其他植物为主题的寓言故事,培养创造力。在文化自信素养方面,引导学生探讨文章所蕴含的传统美德,如勤劳、谦逊、奉献精神等,并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如何在日常中践行这些品质。在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多元评价方式。使用档案袋评价,收集学生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的作品、反思日记等;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如请学生制作一本“植物小百科”,综合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知识整合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策略探究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理解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教学要求,分析当前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采用整体设计、资源整合、多元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策略,可以有效将核心素养融入单元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艳,吕丽.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策略探究[J]. 小学语文,2024(7):52-58.
[2] 杨伟.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22):82-84.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2.027.
[3] 范颖萍.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J]. 俏丽·教师,2023(17):56-58. DOI:10.3969/j.issn.1009-0703.2023.17.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