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背景的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效率提升实践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即为“双减”政策,其目标在于缓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作业及校外培训方面的负担,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其教学效率,特别是师生间的对话效率,显得尤为关键,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研究。
DOI
作者曹虎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4年 1月第2期
出版日期2024-04-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基于“双减”背景的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效率提升实践研究

曹虎

江苏省溧阳市埭头中心小学

 

摘要: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即为“双减”政策,其目标在于缓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作业及校外培训方面的负担,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其教学效率,特别是师生间的对话效率,显得尤为关键,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课堂对话

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效率,对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创设有效的对话教学情境

创设有效的对话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对话,深入理解数学概念。以四则运算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个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运算方法。想象一下,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小小商店”的情境,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在这个情境中,顾客需要购买不同数量的商品,而售货员则需要根据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进行四则运算,得出总价。这样的情境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四则运算。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商品的价格、购买的数量以及如何进行运算等问题。例如,教师可以问:“如果你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你需要付多少钱?”学生可以通过加法运算得出答案。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如果你给了售货员10元,你应该找回多少钱?”这时,学生就需要运用减法运算来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对话教学情境,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还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方式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创设有效的对话教学情境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话,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平等对话,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平等对话,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效率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然而,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我们必须转变这种观念,真正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当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视时,他们会更加自信、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对话中。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即使这些观点和见解与教师或其他同学的不同。只有在多元化的交流中,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拓展,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为了实现平等对话,教师需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够畅所欲言,不必担心自己的言论会受到批评或嘲笑。同时,教师还应该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理解他们的思考方式,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学习。当学生进行课堂对话时,教师不应该急于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应该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平等对话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效率的关键所在。只有当教师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和讨论时,学生的潜能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效果也才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3. 趣味引导,激发学生对话热情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对话热情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鉴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难以持续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富有趣味性的引导方式,将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形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以“图形”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图形拼图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话与合作。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准备多样化的图形卡片,并邀请学生上台参与拼图。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属性,如边数、角数以及对称性,并鼓励他们通过对话和讨论来探索拼图策略与规律。此种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图形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需通过不断的对话与交流来寻找最佳的拼图方法。这种对话与交流实际上是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图形知识的过程。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更多富有趣味性的引导活动。例如,在教授“面积”时,可以组织“地砖铺设”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面积概念及计算方法;在教授“时间”时,可以利用钟表模型或时间沙漏等教具,引导学生进行时间感知和对话练习。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效率对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设有效的对话教学情境、平等对话、趣味引导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显著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对话效率。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成以东.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分析[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24, (03): 38-40.

[2]谢海棠. “对话式教学打造数学生态课堂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 2023, (50): 53-58.

[3]王斐. 构建对话教学范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新模式[J]. 新智慧, 2023, (32): 110-11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