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骆木旺
福建省晋江市阳溪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旨在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应用及其效果,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分析情境教学法对学生学习兴趣、知识掌握和道德观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情境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道德观念,对于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法;实证研究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初中阶段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法治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情境教学法的出现,为道德与法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思路。情境教学法强调通过创设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体验和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法律条文和道德准则变得生动、有趣且易于理解,一直是教师们不断探索的课题。创设生活情境,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便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生活情境是指那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场景或情境。当教师将这些情境融入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时,学生便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知到道德与法治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尊重他人”这一道德准则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学生在校园里与同学交往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需要面对如何尊重他人的意见、如何礼貌待人、如何在不同场合下展现尊重等问题。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尊重他人。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学会如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关键。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是教师单方面地传授知识,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角色扮演作为一种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生活场景中体验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从而提高其参与度和体验感。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学生、老师、家长、警察等,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如校园欺凌、交通安全等,让学生在扮演过程中深入体验角色,理解角色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首先,角色扮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此外,角色扮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扮演过程中不断探索、尝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角色扮演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需要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同时,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学生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现实和法律法规,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最后,角色扮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需要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任务,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合作,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想法和观点,从而更加包容和理解他人。
3. 多媒体辅助,增强教学效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巨大的变革。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手段,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包括视频、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学生在视觉上、听觉上得到双重刺激,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知识。例如,在教授“保护环境”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形式,直观地感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许多知识点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如家庭伦理、社会公德等。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到这些情感,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教授“家庭伦理”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家庭温馨、和睦的场景,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听音频等形式,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珍惜家庭关系。此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教授“法律知识”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互动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法庭审判等活动,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知识和法律程序。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道德观念,对于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建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广泛推广情境教学法,同时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情境教学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发挥情境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洪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榜样教育的应用[J]. 学周刊, 2024, (08): 143-145.
[2]孙翠.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 学园, 2024, 17 (07):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