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思探究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摘要】摘 要:政治是高中阶段的文科科目之一,在高考中占据着较大的分值比例,但因为该课程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内涵深刻,所以许多基础薄弱的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收获良好的学习成效。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各教师需要认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手段,助推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学习。本文将结合着诱思探究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措施与方法展开具体论述。
DOI
作者武爽
出处《中国教师》2022年8月16期
出版日期2022-12-08(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诱思探究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武爽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第一高级中学

 

 要:政治是高中阶段文科科目之一,在高考中占据着较大的分值比例,但因为课程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内涵深刻,所以许多基础薄弱的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收获良好的学习成效。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各教师需要认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手段助推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学习。本文将结合着诱思探究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措施与方法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诱思探究法;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

所谓诱思探究指的是,结合着教学的客观规律所形成的一套教学理论体系,该理念最大重点体现在变教育引导,变学习思考,以引导思考。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渗透诱思探究法的正向价值意义突出学生主动按照教学的心理特征、规律推进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五官并用,认真感悟个学习过程,真正吃透与教材课程相关的内容。是因为如此,所以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各教师需要积极渗透诱思探究法,将其应用在政治课堂

一、明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

在践行诱思探究法时,真正执行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有在课堂上不断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问题、活动的引导,挖掘并塑造学生良好的个人德行,才可以最大限度实现对诱思探究法的应用。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还需要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引导者身份,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并未结合着教材内容向学生提供正确引导,学生就难以科学探究问题,而且还会浪费大量时间。

二、坚持教学相长的基本原则推进教学活动

应用诱思探究法推进教学的流程,其实就是师生、生生在课堂上彼此探讨、研究的过程,即便在备课环节,教师已经做好了全方位准备,在真正推进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预料之外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可能,师生、生生需要通过共同探究、查阅资料等方式取长补短,实现更高质量教学的目的。

比如在围绕《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这一课程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去推进学习,简言之,就是在课堂现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认真表达,说一说他们所了解到的与“道路决定命运”这一主题相关的各国历史上发展的真实事件,让学生们说一说历史上有哪些事件的发生决定了某一个国家后续的方向,借助以上方式推进教学,可以让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因为每个学生分享的故事未必是其他学生都了解的,所以大家都会认真地倾听,认真地学习。

三、引导学生以质疑态度展开探究性学习

敢于质疑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只有积极引导学生找出、提出问题,不停探究并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形成,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质疑。

比如在围绕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一课程展开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不用一开始就在课堂上向学生系统分享我国经济发展的全流程,而应该在课堂现场说出几个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然后让学生们讨论一下在这样的关键节点中,除了最后我国选择的发展方向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选择,通过以上主动引导就可以让学生秉持着质疑的态度去展开深度探索。

四、设定情境,展开教学

以诱促思是推进诱思探究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只有在课堂上结合着教学的主要重点、难点,创设与之对应、高度匹配的课堂情境,才可以借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式的学习中去。

比如在围绕着《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课程展开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创设一个问题课堂情境,比如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人活于世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说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到底这一句话代表着怎样的意思,通过以上问题的导出,可以让学生们在好奇的驱动下主动展开学习,实现更优化的学习成效。

五、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教学

不同学生的能力、认知基础等都存在着不同,针对这样的教学对象,教师一定要坚持“但求人人成功”的基本原则去推进教学,具体来说,教师需要结合每一个学生的水平去设定不同的问题,向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为学生创造适配的学习条件,确保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品德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一定发展。

六、坚持发展创新原则展开教学

诱思探究教学理念主张,教师在提供引导时,需要进一步突出学生的能力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综合性人才,让学生可以形成启发性的思维,为实现这样的目的,在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积极带领学生就本节课程涉及的知识重点和难点进行适度的迁移,引导他们立足教材核心点展开知识创新,借此推进每个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可以积极渗透诱思探究就能让最终的课堂教学质量更高,这是因为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显著提升。我国的知名学者曾经说过,当下“教”是为了后续“不教”,诱思探究就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理念。简言之,诱思探究应用是为了实现授人以方法”的目的,所以在未来诱思探究应该被持续渗透到各科目的课堂中

参考文献:

  1. 陈江主编,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12.
  2. 刘亚林,政治课程学巧设问,载《内蒙古教育》,2002.(增刊).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