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摘要 【摘要】摘要:由于幼儿的心智还不够完善,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要加强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培养。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性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幼儿教育也应有所创新和发展。而在幼儿教育中应用游戏教学法,可以在结合幼儿兴趣、现实教育需求以及素质养成目标的基础上,设计游戏内容和环节,通过游戏教学法发挥教育的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文章联系幼儿教学实际,分析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希望对有关教育学者有所帮助。
DOI
出处《中国教师》2022年9月第18期
出版日期2023-03-0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玛伊巴努尔·卡哈尔

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三道坝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由于幼儿的心智还不够完善,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要加强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培养。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性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幼儿教育也应有所创新和发展。而在幼儿教育中应用游戏教学法,可以在结合幼儿兴趣、现实教育需求以及素质养成目标的基础上,设计游戏内容和环节,通过游戏教学法发挥教育的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文章联系幼儿教学实际,分析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希望对有关教育学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游戏教学法;应用策略

引言:

针对当前的形势,幼儿园要围绕游戏教学开展幼儿健康教学,以营造自然运动环境、采样自然运动材料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沟通方式,积极探讨幼儿健康教学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法。笔者倡导以课程游戏化建设为突破口,让游戏精神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幼儿教学回归体验,追求无痕。本文还从实施措施的角度探讨了回归的各种对策[1]

一、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育中应用的价值

游戏教学法对幼儿园教育而言,主要能起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一,应用游戏教学法有利于强化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园教育的阶段,强化幼儿的口语表达,使幼儿具备日常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最基础的教学目标之一。而游戏活动能让幼儿通过模拟现实生活场景环境的方式锻炼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起到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

第二,游戏教学法能够使幼儿的基本生活技能得到锻炼。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能借助完成游戏任务来重复性地进行一项操作或者是过程,以此实现这一实践过程的彻底掌握。而教师将幼儿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融入游戏活动和任务中,就能借助游戏来锻炼和强化幼儿的生活技能,使幼儿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2]

第三,游戏还有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通过游戏环节、任务的设计以及自身的互动引导,能够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建立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等,并且能在游戏任务的引导下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所以游戏教学法也有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第四,游戏教学还是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模拟社会生活场景的方式让幼儿在快乐游戏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了解,有助于幼儿尽早了解、适应社会。所以,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对幼儿园教育和幼儿成长都有着积极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二、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开发多元化的游戏教学内容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从幼儿本身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发展特点以及个性来进行有序的教学,设计出让幼儿满意的游戏,让幼儿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趣味性较强、形象生动的内容来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专注力,让幼儿在快乐的环境和氛围当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对小班幼儿开展游戏化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幼儿喜欢的动画片、人物故事等融入到相应的教学过程当中,根据幼儿自身的兴趣来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动画片人物进行表演,这能够更加吸引幼儿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这不仅会为幼儿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感,还能够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加深对幼儿的印象以及理解,提高幼儿自身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的交流能力[3]

例如,在对中班的幼儿以及大班的幼儿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制订和幼儿年龄相符合的游戏内容,例如可以在游戏当中加入一些数学计算内容、语文的理解内容、英语单词的拼写内容,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学习相应的知识,这不仅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在制订游戏模式时,要从幼儿本身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要把握好教学知识的难易程度,不可制订出超出幼儿理解范围之外的内容,这将会适得其反,甚至会打击幼儿的学习自信心,对幼儿的成长来说是不利的。

(二)创新教学模式

首先,幼儿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摒弃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创新游戏教学模式。将游戏教学法与学前教育内容前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利用游戏的魅力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性格特征,尽量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增强教学内容的大众性与实用性,促使幼儿更好地掌握游戏规则,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游戏教学活动中。

每种游戏所考查的能力不一样,因此幼儿教师应该设计各种类型的小游戏,例如丢手绢、老鹰抓小鸡、藏猫猫等,充分发挥游戏对幼儿综合素质提升的促进作用。其次,要加强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在新时期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不应该再坚持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同时要加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联系,促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学习需求,帮助、引导幼儿克服各种学习困难,增强幼儿对教师的信任与尊重,建立一种友好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最后,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孩子们灌输基本知识,如游戏名称的书写方法,让孩子们记住游戏名称的单词结构,提高他们的识字率。

(三)合理融入德育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人的道德素质、价值观念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因此在幼儿园学前教育过程中,应该合理渗透德育教育,为幼儿今后成长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样,教师也可以借助游戏教学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收集家里废旧的塑料瓶或纸片,然后统一带到学校,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废品改造,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且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勤俭节约的道德品质。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我是小小志愿者”活动,鼓励幼儿争当志愿者,然后组织他们到公园捡垃圾,在捡垃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传授幼儿垃圾分类知识,例如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等,进而将绿色环保理念切实有效地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并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例如,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官兵抓小偷”的游戏,然后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有的可以扮演官兵,有的可以扮演小偷,也可以在小偷被抓捕后转化成官兵等,让幼儿尽可能体验到每个角色,在游戏活动后,让幼儿积极发表角色扮演活动的感想,然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升华。在游戏过程中,既锻炼了幼儿的自我思考能力与合作沟通能力,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结束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更加注重幼儿的素质教育,如果单纯依靠理论教学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必须要积极将游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才能释放幼儿的潜力,使他们实现全面发展。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利用游戏教学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将多种有趣的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素花.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J].知识窗(教师版),2020(07):110.

[2]马祎博.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0(30):123.

[3]苏晨.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J].教育界,2020(36):66-67.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