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品质课堂构建
刘俊明
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溪口联侨中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理性学科,初中数学将会学到许多知识,比如几何、方程等,这些内容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对于这些晦涩难懂的知识,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景相联系,把抽象的公式转化为容易理解的生活元素,帮助学生理解,把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意识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涵养,本文旨在构建基于生活化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品质课堂。
关键词:生活背景、初中数学、品质课堂、构建
引言: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育学生学习数学书上的课本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技能,学生不仅要会学习,更要会应用,要让学生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由于初中数学许多知识在生活中都能够找到原型,那么,教师可以寻找生活素材,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培养自身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另外,还要让学生把学习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把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转化为生活情景,在实践中,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达到巩固基础的作用,事半功倍。
一、以兴趣为导向,构建趣味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他学习数学的热情就会大大提高,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对初中生而言,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非常大,他们往往对未知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新的数学知识就是一种未知的事物,那么,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的这种心理,引导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好奇,然后通过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新知识,因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构建数学课堂时,也要紧紧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而生活元素的加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当收集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元素,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构建一个趣味课堂,从而充分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1]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会学到《几何图形》,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中,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比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正方形等等,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耳熟能详的物品作为对照,比如魔方是正方体,埃及金字塔是棱锥,一本数学书是长方体等等,这些课本中的立体图形与生活中的物品互为对照,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些立体图形,教师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自己交流生活中的物品都是什么图形?学完这节课,学生看到家里的柜子会说,这是长方体,看到足球会说,这是球体,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创设生活情景,增加课堂趣味
新版的数学教材十分贴近生活,书中许多例子和内容都尽可能地与生活相联系,这也是近年来数学教学的方向,让数学课堂贴近生活,更加实用,展现出数学课堂在生活中的价值,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也是构建数学课堂的方法之一,在课堂中创设情景能够很好地将数学知识融入情景中,在情景当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寓教于乐,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比较难的数学知识通过简单的生活情景展现出来,化繁为简,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添数学课堂的趣味性。[2]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这一章内容时,学生会学习到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几何图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方体这一类立体几何的构造,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构建一个常见的生活情景,比如,随着近年来快递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上购物,许多人选择快递员这一职业,那么,快递员不仅负责快递的投递,还要负责快递的包装,可以让学生模拟快递员,当拿到一个要寄得快递时,如何设计它的纸盒,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纸盒的损耗,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比拼,看哪个小组的损耗最小,设计的纸盒最合理,通过这种情景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体验职业生活,更能够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设计课堂练习,融入生活情景
数学课堂不能只讲不练,教师讲授完知识后,一定要设计一些课堂练习,供学生在课堂中巩固提升,课堂练习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发现学生学习上的漏洞,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化的情景,生活元素的加入,更有利于学生理解题目,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能够激发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欲望,并努力解决问题,还能够引导学生针对已有的课堂练习,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并解决,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3]
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的《弧长和扇形面积》这一节时,教师可以用学校操场为材料,操场的跑道包括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半圆形,让学生设计一条周长400米的跑道,计算跑道的圆形区域多少米,跑道的直线区域多少米,跑道的圆形面积是多少,正方形区域面积为多少,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加深学生对圆的理解。
总而言之,数学的学习能够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数学的学习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数学更是一门应用学科,这提示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和认知水平,并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来开展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情景,加入生活元素,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课堂内容,学生还要能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从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构建有品质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于彬1, 李玲玲2. 例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以“生活中的轴对称”章节起始课为例[J]. 数学教学通讯. 2021, (23):9-11,83.
[2]喻悦. 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以《日常生活中的概率问题》为例[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 第34卷(1):153-156.
[3]斯海霞1, 孔梦蝶2, 叶立军1. 初中生活数学类拓展性课程课堂数学活动特征研究——基于名师教学视频分析[J]. 数学教育学报. 2021, 第30卷(4):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