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的教学实践研究
刘丽丽
石家庄市藁城区张家庄镇赵庄小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探讨了小学高年级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的教学方法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日常生活;教学实践;高年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越来越注重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如何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成为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探讨了小学高年级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 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学策略。通过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比例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食谱配比的例子来引入。教师可以准备几份不同比例的食谱,让学生观察并比较这些食谱中各种食材的比例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理解比例的概念,还能意识到比例在烹饪中的重要性,从而更深入地掌握这一数学知识。再比如,当讲解面积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测量自己家的面积,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所需的瓷砖数量。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计算瓷砖数量,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以及面积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还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且有趣。当学生发现数学知识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会大大增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场景,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以四则运算为例,这是小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单纯的算式和运算规则可能会显得枯燥乏味。然而,当教师将这些运算融入到生活化的情境中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会大大提高。比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小小超市”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学习四则运算。在这个场景中,学生可以扮演顾客和收银员的角色,通过购买商品并计算总价来实践加法和乘法运算。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折扣和找零的概念,让学生在结算过程中体验减法和除法的应用。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个“出行规划”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巩固四则运算的应用。在这个场景中,学生可以规划一次旅行,根据给定的速度和时间来计算所需的距离,或者根据已知的距离和时间来计算所需的速度。这样的情境不仅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四则运算的技巧,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这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原理和应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活动
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这种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以“小小会计师”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家庭或学校中寻找各种需要计算的数据,如家庭开支、学习用品消耗等,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锻炼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能力,还能更直观地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更加珍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另外,“数学小制作”活动也是一个极具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数学模型或工具,如几何图形、计算器等。这不仅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更是对他们创新思维的一种激发。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学习。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在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开展更多生活化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综上所述,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小学高年级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建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应用这种方法,并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关的教学策略和活动形式。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怡雯. 浅析“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年级作业分层设计[J]. 读写算, 2024, (07): 14-16.
[2]张俊达. 浅谈互动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 2024, (09): 105-108.
[3]侯玉莲. “减负增效”下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J]. 甘肃教育研究, 2024, (02): 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