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如何推进课程改革,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逐渐成为小学体育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及时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结合课程标准与学生的真实水平,对体育教学方案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体育体验,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本文将从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入手,对新课标下上好小学体育课的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DOI
作者孙超凡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2年9月第18期
出版日期2023-03-0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课标下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

孙超凡   

抚远市前锋学校   156325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如何推进课程改革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逐渐成为小学体育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及时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结合课程标准与学生的真实水平,体育教学方案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体育体验,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本文将从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入手,对新课标下好小学体育课的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体育课;教学策略

引言《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健康第一和学生发展应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要基于新课标要求,以教育目标为导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完善体育课程体系,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体育思维,学生可以在提升自身体育水平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健康意识,使学生能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进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新课标要求。

、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落后

目前来看,许多学校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会更为看重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而忽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在课时安排上,轻视体育教学,设施建设上,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与资金。这样一来让教师不够重视体育教学,其在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不够用心,导致体育教学流于形式,长此以往,会打消学生的体育积极性,降低体育教学成效,并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发展造成不小的阻碍,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教学形式单一

现阶段有些教师会一味地采用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枯燥理论知识、体育技能,如此一来,会限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更有甚者,会让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排斥心理,严重影响体育教学质量[1]。学生本质上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牢牢把握体育课堂的主体权缺乏对学生具体情况及需求的综合考量,在教学内容及形式的选择上,并未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难以体会到进行体育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无法积极配合教师的体育教学工作,进而致使体育教学效果不佳,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不到有效培养。

、新课标下上好小学体育课的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

新课改视域下,小学体育教师要遵循时代的发展规律,不断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使其能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基于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真实水平,构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体育课堂,消除体育学习的枯燥性,让学生可以真正喜欢上体育锻炼。

比如,教师在进行后滚翻的相关知识教学时,就可以以学生的兴趣偏好为切入点利用韵律操,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让学生可以主动意识的推动下,全身心地投入到热身活动当中,从而避免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受伤。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基本掌握后滚翻技术要领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推起成桥等趣味小游戏,以深化学生对相关体育技能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游戏项目,从多个方面入手,有效锻炼自己的体育运动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多种后滚翻技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二创新教学形式

新课标,小学体育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改革,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依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及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在明晰体育课程本质内涵的基础上,丰富体育教学活动,全面推动体育教学变革,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体育体验,学生可以在内化所学知识的同时,推动自身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2]

比如,教师在进行弯道跑的相关知识教学时,就可以采用示范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身体微微向里倒,摆臂外大内侧小等简练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与学习弯道跑的技术要领。通过具体动作示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入手,深化对弯道跑这一体育技能的认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

又如,教师在进行100米快速跑的相关知识教学时,就可以合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正确动作及易错点,使学生能够熟悉动作要点,准确抓住动作关键点,让学生可以对起跑技巧、摆臂方式等形成较为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跑步动作。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易错点,使学生能够结合易错点,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跑步动作,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顺利摆脱所面临的体育学习困境。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要及时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基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体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进而为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田永. 浅谈体育教师如何备好一节体育课[J]. 魅力中国,2018(9):100.

[2] 邵建华. 在游戏中走向健康的教育哲学——评《新课标小学体育课游戏创编和教学设计》[J]. 中国教育学刊,2019(4):后插2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