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中职礼仪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管亦竹
成都华商理工职业学校 611100
摘要:人们共同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是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基础,也是礼仪课程所传达的教育目的。礼仪是在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和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生活规范,它始终服务于人际交往。所以,对礼仪的重视是增加交流深度,提升交往持久性的关键。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中职院校在对文化课和专业课认真学习的同时,也必须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提升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培养其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职;礼仪教学;有效策略
中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样才能培育出顺应社会发展的高品质人才,使言谈举止、气质风度、仪容仪表等更加赏心悦目。良好的礼仪规范有助于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提高中职礼仪教学效率的措施。
1.1明确学生成长方向
学习方向的确立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礼仪教学的压力。礼仪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不断锻炼的过程,需要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靠外界压力是无法从本质上解决中职礼仪教学效率低这一难题的。需要以明确的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自发的学习礼仪,用这种内动力端正学生学习礼仪的态度。
例如,在礼仪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经典案例,为学生构建出成长人物像。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学习礼仪之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还可以运用一些反面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缺乏礼仪训练对自己就业、发挥自己社会作用所产生的阻力。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教师还可以运用历史故事,通过这种民族归属感激发学生对礼仪训练的情感认同。让学生有所认识、有所触动,也通过故事的引入活跃礼仪教学的教学氛围,弱化学生的畏难情绪,提升教学效率。
1.2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的整合
礼仪教育是涉及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技能,通过学生的知识内化,然后表现于社会,塑造自身的形象。
所以,家庭是学生一生的教育场所,家长要转变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文明礼仪气息的氛围;社会是礼仪教学的大课堂,学校要大力宣传礼仪知识,让学生耳濡目染的认识到礼仪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注重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努力让三者相互促进,共同为提升学生礼仪水平而努力。
2、教学中突出礼仪实践性,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1转变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习礼仪的目的便是为了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提升学生的素质,以便增加学生走入社会时的竞争能力,更好地发挥在社会中的自身价值。所以,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摒弃课堂上知识的灌输以及传统的说教,提升礼仪课程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有意识的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主动练习提升自身的礼仪水平。
例如,在进行走姿、坐姿等礼仪训练时,由于动作的单一,而良好姿势的养成又需要大量的训练,很容易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厌学心理。这时候,教师可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播放音乐辅助学生走姿的练习,组织一场走秀比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通过走秀能够充分展现学生所学的知识,让教师把握教学效果,更合理的制定接下来的教学方案。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评或者互评,取长补短。最后,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再次强调走姿礼仪的注意事项,此时,学生对知识的接收会更积极主动。从而提升礼仪教学的有效性。
2.2结合教学实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根据礼仪知识的不同,教师要灵活变换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堂形式,增加课堂新鲜感;另一方面,可以扩展学生学习礼仪的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如,在礼仪基础知识和常识学习时,教师可以将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将班级分成小组,为他们确立学习目标,学生通过资料查询补充更立体全面的认识这些礼仪知识。在遇到问题时还可以通过讨论、教师指导得到有效解决,增加了礼仪学习的灵活性。教师还可以通过模拟教学法学习一些程序相对复杂的礼仪习惯。比如,模拟面试场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会各个流程中所涉及到的礼仪规范。教师则做好活动记录,在活动结束后为学生做最后的分析总结,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成长。
例如,教师还可以模拟颁奖仪式。这种真实场景的模拟,会涉及到礼仪课程中所学习到的仪容仪表、行为规范、语言沟通等多方面的礼仪内容,能够锻炼学生随机应变能力以及礼仪规范的运用能力。通过高效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加深学生对所学礼仪知识的认知,也从中得到新的体会。
3、提升教师素质,增强榜样意识
3.1文明规范的教学语言表达
礼仪规范的传达是教师通过教学语言完成的,所以文明规范的教学语言对于学生学习礼仪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学语言又分为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文明规范的口头语言表达是指教师要使用规范的普通话,吐字清晰、语速稳定为学生展现一位亲切、值得信赖的教师形象;而肢体语言表达则是体现着教师的个人修养,是内在美的外在表现。他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素养、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展现着教师的气质、精神面貌,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例如,教师的衣着服饰要庄重整洁,时刻注意是否符合时间、季节、场合以及身体特征和身份要求。这些基本的礼仪规范,能够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接受并学习。所以教师要注重自己的榜样作用,它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体现。教师对学生人格和心灵的塑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职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重、模仿力强,教师的举止投足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
3.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在礼仪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对自己信任的教师所传达的知识更容易接受。所以,要想提高中职礼仪教学的效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
例如,在教学电话礼仪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在角色扮演时,教师也参与其中。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电话礼仪练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进而更好地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敞开心扉,将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展现给教师,这样教师才有机会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中职院校的宗旨。礼仪教学又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礼仪教学课堂,培养学生正确的礼仪习惯,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