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舌发音习惯的纠正与幼儿语言发展策略的研究

摘要 【摘要】本文通过一个实际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如何有效地纠正幼儿的咬舌发音习惯,并分析了该习惯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文章详细介绍了纠正过程的实施步骤、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效,同时强调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和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最后,文章提出了几点关于幼儿语言教学策略的反思和总结,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OI
作者彭月萍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3月第6期
出版日期2024-03-2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咬舌发音习惯的纠正与幼儿语言发展策略的研究

 

彭月萍

 

云南省景谷县第一幼儿园

 

摘要:本文通过一个实际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如何有效地纠正幼儿的咬舌发音习惯,并分析了该习惯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文章详细介绍了纠正过程的实施步骤、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效,同时强调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和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最后,文章提出了几点关于幼儿语言教学策略的反思和总结,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语言发展;咬舌发音;教学策略;家园共育

在幼儿教育中,语言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幼儿会养成不良的发音习惯,如咬舌说话等,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语言表达清晰度,还可能对其未来的语言发展和社交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纠正这些不良习惯,促进幼儿语言的正常发展,成为了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一个实际的教学案例为切入点,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案例背景与问题描述

小花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幼儿园小朋友,但她在说话时总是习惯性地伸出舌头咬着说,这种习惯严重影响了她的语言表达清晰度。通过日常的教学和互动观察,发现每当小花尝试发出某些音节时,尤其是翘舌音,她的舌头就会不自觉地伸出来,导致发音不清。此外,小花的家庭背景也较为特殊,她的父母忙于工作,对她的语言习惯关注不够。因此,决定在幼儿园中加强对小花的语言训练,帮助她改掉咬舌说话的习惯。

、纠正策略与实施过程

1.基础发音与专项训练

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的基础发音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小花这样的孩子,她的咬舌发音习惯需要通过系统的基础发音训练来逐步纠正。首先,我选择了在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中对小花进行一对一的训练。环境的安静性有助于小花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更好地观察和模仿我的发音。我通过示范正确的音节发音,尤其是那些容易让她伸出舌头的音节,让她能够清晰地看到和听到正确的发音方式。在训练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耐心和温和的态度。每当小花做出正确的发音时,我都会及时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奖励,这不仅增强了她的自信心,也激发了她的学习动力。同时,我也密切关注她的舌位和口型,一旦发现有不正确的发音,我会立即指出并帮助她纠正。这一阶段大约持续了两个月,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馈,小花的发音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善。她不仅能够正确地发出大部分音节,而且也开始逐渐适应并改正自己的咬舌发音习惯。

2.词汇句子的拓展与深化

在基础发音练习取得一定成效后,我开始引导小花进行更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练习。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帮助她巩固和拓展发音技能,同时提高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我选择了包含不同音节的词汇,让小花尝试清晰地发出每一个音节。这不仅有助于她纠正咬舌发音的习惯,还能拓展她的词汇量。随着练习的深入,我逐渐增加句子的长度和复杂度,让她在更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发音技巧。在这一过程中,我特别强调语感和语调的培养。我鼓励她用不同的语调来表达同一句话,让她体会其中的差异并学会恰当地运用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不仅有助于她更好地理解语言中的情感色彩,还能提高她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这一阶段的练习,小花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她不仅能够清晰地发出各种词汇和句子,还能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合适的语调和表达方式。

3.游戏化学习与家园共育

为了让小花更加投入地参与到发音练习中,我设计了一系列与发音相关的游戏。例如,“找音节”游戏要求她在词汇卡片中找出含有特定音节的词汇,这不仅锻炼了她对音节的敏感度,还提高了她的词汇识别能力。另一个游戏“模仿秀”则让她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或不同人的说话声音,这不仅有趣味性,还能有效地锻炼她的口部肌肉和发音能力。同时,我也非常重视家园共育在纠正小花咬舌发音习惯中的作用。我积极与小花的家长保持沟通,定期向他们汇报小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并分享一些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我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小花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多与她进行互动和交流。这种家园共育的方式不仅让小花在幼儿园得到了有效的指导,还在家庭中得到了巩固和拓展。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小花的进步情况,我建议家长在家中录制小花发音的视频或音频并分享给我。这样我可以根据她的实际表现给出进一步的指导建议。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让小花的发音习惯得到了更有针对性的纠正。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化学习和家园共育的努力,小花的发音习惯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她不仅在游戏中表现出色,还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信地运用所学发音技巧与人交流。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一个实际教学案例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如何有效地纠正幼儿的咬舌发音习惯,并总结了相关的教学策略和反思。文章强调了细心观察、因材施教、游戏化学习以及家园共育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并验证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幼儿语言发展领域的新动态和新方法,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全面成长。同时,我们也期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关注到幼儿的不良发音习惯问题,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云鹏. 在游戏活动中如何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J]. 读写算, 2024, (09): 104-106.

[2]贾浪涛. 幼儿园真趣语言教学主张初探[J]. 考试周刊, 2024, (09): 163-166.

[3]张萍萍. 巧用读思达,发展衔接阶段幼儿阅读能力[J]. 教育界, 2024, (06): 125-127.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