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 【摘要】摘要: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旨在践行中央有关教育的新理念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我国当前的教学情况和实际需求,对培养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新课标在结构体系、学科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并新增了学业质量标准,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程核心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功能。初中地理学应以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积极培养能够适
DOI
作者李丽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20期
出版日期2023-07-19(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

李丽

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勐库中学

摘要: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旨在践行中央有关教育的新理念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我国当前的教学情况和实际需求,对培养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新课标在结构体系、学科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并新增了学业质量标准,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程核心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功能。初中地理学应以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积极培养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此背景,本文深入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地理学科不仅是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与各个学科都有联系的综合性学科。学校的教育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括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现代教育强调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地理学科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应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学生的身体和心智水平都在成长和完善,他们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模式。在这个时期,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引导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在初中生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有效提高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水平。

在当今世界,全球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我们需要懂得地理,懂得地理环境与人地关系,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实现动态平衡与统一。培养具备良好地理核心素养的人才,可以科学地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发展潮流,并形成良好的科学观、价值观和资源观。这样的人才能够致力于全身心地建设人类更美好和可持续的生活,并在当代社会中具备竞争优势。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1.挖掘学生生活中的人地关系素材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教师在培养学生对人地关系的理解时,需要选择与学生认知相符的素材。为此,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先了解学生,以确定可以利用的生活情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能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时事热点新闻。许多时事热点可以展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都是很好的人地关系素材。例如,学习《长江的开发和治理》时,教师可展示2020年6月长江发生的洪涝灾害的新闻,并解释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原因是什么?学生可以从自然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当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通过这样的例子,学生可以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有助于他们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深化思维综合

深化综合思维对学生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综合思维具有综合性、三维性、动态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深化综合思维主要包括要素综合和空间综合的学习。

要素综合体现了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地理的特点在于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不同圈层中的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因素相互交融。在深化综合思维的过程中,学生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还要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加强对综合思维的引导。通过对具体地点的综合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要素综合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长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时,学生可以了解长江流域的气候、地形、植被等因素,并从整体角度考虑如何进行综合开发,如上游注重植被保护,中下游疏通河道,发展航运等。此外,空间综合体现了对地理空间区域的认识。地理空间区域是地理学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初中学生具备空间认知能力,能够了解各个区域内各个因素的相互影响,并锻炼综合思维,培养全局思考问题的意识。例如,在学习中国区域地理时,让学生认识到各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并明确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比如,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雨量较少,多晴天和风沙,甚至会对华北地区产生影响。这些空间特征显著,相邻区域之间也会相互影响。通过深入学习思维综合,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综合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在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时更全面、更准确地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3.进行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实践能力是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培养的一种重要素质和能力。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地理教学中包括制作图表、制作教具、进行模拟实验、进行野外考察、进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理的兴趣,突破难点知识,使他们能够将地理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践,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还可以逐步将其转化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注重生活,培养他们动手实践的精神,从而更好地观察、体悟和理解地理环境。

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通过实地调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河流、生物等地理特征。学生可以了解所在城市的工业基本情况,并发现工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通过与政府部门、工厂负责人、当地居民等进行交流,他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当地的工业发展现状,更好地理解工业的基本概念。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找到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提供有针对性、合理化的建议。通过开展社会信息收集和调研活动,学生可以清晰了解调研的目的和科学的调研方法,获得第一手的调研结果,并分析社会现象的形成原因。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培养学生求真务实、虚心求教的品质,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对于他们的学习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快速掌握地理知识,并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提高思维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本文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一些思考,希望对相关研究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金珠.基于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A3):133-135.

[2]陆小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究——以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为导向[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02):34-35.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