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学习能力欠佳的学生我们该如何教

摘要 【摘要】
DOI
作者刘鑫
机构地区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4年5月第10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2024-05-17(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高中阶段学习能力欠佳的学生我们该如何教

刘鑫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今年是我步入教育行业的第七个年头,教龄和前辈们相比并不长,经历还是有一点的,在这些经历中也积攒了一些教学经验。七年里有过小小的波折与辗转,唯一不变的是我所面临的学生都是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学习能力欠佳的学生。七年里一直在与这些孩子“打交道”,也有不少收获

是不是大部分教过成绩不理想的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呢?这群孩子“上课昏昏欲睡瞌睡虫,下课生龙活虎一条龙”。从业第一年就遇到这样一群孩子,也曾头痛至极,几番落泪。拿硬去碰硬只会得到更硬的回击,这是最不可取的。这样的学生我教了七年,与学生的关系从原来的茫然无措,到现在亦师亦友,也是感慨颇多。

第一要务,我们要找到他们动力不足的根源。归结起来大部分原因是爱的缺失。我曾担任过三年的班主任工作,当时我所教的班级有七十五位学生,竟有将近四十多名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 这其中大部分是跟随祖父辈生活在一起,更有甚者周末回家只有他一人。老人替代不了父母给予他们爱,不能给予他们疏理与引导,而那些只有自己一个人生活的孩子连最基本的疼爱也没有。可怜又可叹。在人生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他们缺乏了领路人,和监督人,他们该生活的多迷茫呀。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抽烟、喝酒、打架、谈恋爱,他们的回答会很惊人的想似“觉得生活没意思”,你再去追问“什么是有意思的事呢”,你会看到他们一脸的茫然无知。

这些孩子要彻底的改变,必须要有父母的陪伴。这个家庭的因素我们左右不了,但是身为人师,我们总可以做些什么,比如多给一些关爱,多留一些耐心,也需要更多的理解、包容与关爱。

监督他们完成每一次书写作业,监督他们完成每一段落的背诵,只要能够符合要求的完成,就要给他们一次口头或者实质性的奖励。当然,他们会在这一过程中用尽各种小手段来应付老师的要求。如果出现应付现象一定要及时发现、尽早制止、申诉其中危害。及时矫正他们的价值观,让他们明白事情的性质,我们老师在这个时候要坚持底线,做好“黑包公”的角色。

在持之以恒的监督过程中,我们也要根据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与监督方案。这个时期需要老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与他进行耐心的、坦诚的交谈。表扬他近期的进步,指明前进的方向。哪一个科目进步较多,哪一个科目还有努力的空间,以后如何去努力,怎么实现这些小目标。这些都要在谈话中涉及到,为学生做过规划之后,让他形成文字,再交由老师审稿。每过一段时间就让学生拿出这封规划书,读一读、思一思,及时规正自己是否偏航。

后来,工作调动,我有幸接触到一批比之前所教学生的成绩稍微好一点点的孩子们。在对这些学生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这些学生成绩不太理想的原因是“两有一没有”:有目标但不够明确、有学习兴趣但耐力不足、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是可以做一些措施来帮助他们更好的走向学习道路的。

针对“有目标但不够明确”的问题。我们需要帮他们理清自己的目标。做过班主任的老师经常会让学生写一封理想信,统一立下宏愿,束之于黑板上方的高台之上,用三年时光为之努力奋进。这是一个很好的激励学生的方法。有一次我看了一个学生的理想信:我想要上清华,做宇航员,飞入太空。我看过之后为这个学生有如此宏伟的目标赞叹的时候,更为之捏了一把汗。因为这是一个上课爱睡觉,下课草场胡乱跑的小男生。他的行为与理想并不在一条线上。过了几周我问他,你还记得你当时写的理想信吗?什么是理想信,我只想下课到处转转呀,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震撼呀,一个人的理想可以如此随便吗?

当然不可以,我认为理想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有的,有的学生在小时候目睹亲人受病痛的折磨之后,从小立志做医生,这个可能是真的。没有一定的经历,就没有一定的阅历,没有一定的阅历就没有动心忍性的动力。我们作为老师需要做的是对于那些有理想追求的孩子我们需要鼓励和监督。对于那些没有明确追求的孩子,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寻找那些可行的、能力范围之内的目标,帮助他们认清现状,知道前进的方向。

针对“有学习兴趣但耐力不足”的问题。这种现象在成绩中下等的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他们也有学习的想法吗,但是他们往往是三心二意、一曝十寒。针对学生这样的问题,就更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好监督和鞭策工作了。狡猾,是这群孩子们的通病。

针对“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问题。好的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这个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共同培养。可以说这群孩子应该是从小就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如果有好的学习习惯,凭借他们聪明的小脑袋,成绩不会差的。这群孩子聪明劲儿是有的,就是缺乏自制力,总是想着边学边玩,学一会儿就想跑出去玩儿。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学习耐心这些。课前主动预习,课后积极复习就是最重要的学习习惯之一。一节课的讲授,没有预习和复习,讲课的效果学生只能收获百分之五十不到。预习和复习的习惯需要老师提醒学生。如果想要培养出学生的习惯,前期需要老师不断的提醒和要求,在高一这个学期中培养出来学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在高二的时候他们可能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暴露出来。

其次,独立完成作业也是一个好习惯。一旦发现学生抄作业的现象应立刻及时制止,并且给予明确的警告和惩罚。赞赏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的惩罚更不能缺少。最后,需要培养学生归纳与条理的能力。错误的习题,优秀的金句佳作,这些都需要老师的不断提醒他们才能有这个意识和习惯。

对于这群学生,我们不仅需要多监督,多督促,也更需要多鼓励。

在他们目标不明确的时候,我们需要鼓励他们客观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实力,明了确切的目标。

在他们学习懒惰的时候,我们需要及时赞扬他们前段时间优秀的表现,让他们肯定自己。

在他们学习耐力不足、习惯没有养成的时候,多鼓励,相信自己,坚持就有收获。

教学是一个精雕细琢、费神耗力的工程。每一个有爱心、热心、耐心的园丁都能做好灵魂塑造的工作。

有人说人无完人,教师更不是圣人,不能把所有人都改变。是的,教师确实不是圣人,但是我们可以把自身的光与热传递给学生,让更多的人发光发热,不也是一件很美好事吗?教育的漫漫长路,我愿用我的微微之光,给陷入黑暗之中额孩子带来一丝光亮。虽然这个光很微弱,但是有光就能打破黑暗,有光就有希望,有希望花朵才会娇艳绽放。

  • 相关文献